1.2 法制教育------2016年洋泾中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人:李敏洁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洋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的办学宗旨,按照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学校依法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 2016年普法工作的有序进行

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和要求,促进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并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形成完善的法制宣传长效机制,确保 2016年普法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夯实基础、明确要求,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的法制宣传与培训

为了使法制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能取得切实的成效,首先要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把增强法制观念作为提高广大教职工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1、以专题培训、双月讲座、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将《宪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与学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等纳入中心组学习、干部学习的内容中,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能力。

2、以“阵地前推、重心下移、多形式、广覆盖”为基本思路,深化教职工的学法用法活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教职工,通过学习大讨论、教职工论坛、知识竞赛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覆盖到全体教职工群众,不断提高广大教工依法执教的观念和能力。

3、以第11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和本市第23届宪法宣传周活动为重点,突出宪法宣传主题,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形式,不断提升宪法和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文明行业标志性举措“三要三不”为核心、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守则》、《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并通过网上法律知识竞赛、师德论坛等形式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5、结合职代会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将每年3月份定为《条例》学习宣传月。提升教职工对《条例》的关注度和认知度。

6、紧密结合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内容列入创建条件和标准,继续健全和完善教职工法宣基地(园地、角)建设,切实发挥法宣基地的示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校园网、内部刊物、黑板报、公开栏、法宣园地等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开展法宣工作。

7、将法宣工作与全面实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创建教职工满意事业单位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继续加强基础管理,做到法宣工作有数据、有记录、有资料。年末将对法宣工作的“计划、内容、时间”三落实情况进行的总结,通过总结经验、发扬先进,进一步推进学校普法工作深入有效持久地开展。

三、整合资源、分层推进,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素养

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把法制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

1、认真学习有关文件

认真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制定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法宣办联合制定的《关于本市贯彻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的若干意见》,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确保“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要求,认真执行《上海市中小学主干课程法制教育实施方案》,将中小学主干基础型课程的法制教育与拓展型课程中的法制教育选修课相结合。

3、积极拓宽教育渠道

依托课外活动基地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将法制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课外活动相结合,形成法制教育的合力。要充分发挥法院少年庭、禁毒馆、公安博物馆、戒毒所、少管所、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开展以体验为基本途径的各类法制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以“和谐社会法治先行”为主题的班队会,教育广大学生增强良好的法制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遵纪守法是包括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是公民素质中最基本的要求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4、广泛开展专题教育

继续扎实开展“推进平安建设,构建和谐上海”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 3.30”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20”助残日、“5.25”交通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0.25”台湾光复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和新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开展主题鲜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准的有关青少年保护、残疾人保障、交通安全、涉台教育等法律法规的专题学习宣传活动。继续开展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的毒品预防教育,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重点做好新型毒品预防教育。

5、将法制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

以《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的学习为切入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运用学校电视台、校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通过入学教育、晨会课、校班会课、升旗仪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关行为规范要求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为守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6、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法制教育。

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校会、班会等,集中开展对中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提高对黄色网站、暴力和淫秽色情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要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侮辱性、猥琐性、攻击性语言,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慎交网友,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要鼓励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过程中,遇有不良网站链接和不良信息特别是淫秽色情信息传播时,及时举报。

[发表日期:2016-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