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洋泾中学核心价值观案例征集——依托丰富校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发布人:范爱华

 

【背景缘由】

201312月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出: 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20149, 刘云山同志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 要大力弘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更好用优秀历史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洋泾中学建校于1930年秋,是上海市最早的市立中学之一。八十五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洋中人”不懈的努力,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传统和文化是历经岁月磨练,大浪淘沙最终积累沉淀的结果,既是洋泾中学的“根”,也是洋泾中学的“魂”。

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紧紧依托丰富的校史教育资源,在优秀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中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的价值理念,积极开展具有洋泾中学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

【基本做法】

一、努力打造洋中特色的教育载体

2010年,我们建立了在全市中学范围内具有一流水准的校史纪念馆,并努力将其打造为对全校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

校史纪念馆原名“北楼”,1947年由师生集资募捐建造,系学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20159月列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该楼虽历经风雨沧桑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可见其建筑质量之高。校史馆内的众多展品更是充分见证了学校八十多年艰辛的办学历程。

每年8月,我们都要组织全体高一新生参观校史纪念馆,开展入学教育活动。平时校史纪念馆每周三正式开放一天,接待校内师生和校外社会人员参观。

20159月,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在浦东文史学会和潍坊社区的指导与支持下筹建的浦东抗战历史陈列馆正式开放。除了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我们还向社区居民及校外单位连续开放了一个月时间。短短一个月时间,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就已超过了2500人。

二、不断树立洋中特色的教育典型

2015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中,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总共7期的“校史春秋之洋泾中学抗战记忆”图文连续报道。

2015年纪念建校85周年的活动中,学校从“心系国家,追求民主,做一名对社会负责的教师”、“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做一名对学校负责的教师”、“心中有爱,育人为本,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教师”、“教有所长,术有专攻,做一名对自己负责的教师”四个方面隆重推出了洋泾中学历史上十余位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在教职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2015年以《心系国家命运,追求民主进步》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讲堂”活动中,学校重点树立了连柏生、曹文玉等优秀教师和章大鸿、张孝中等杰出校友的榜样。引导教师积极引领青年学生追求民主和进步,努力做一名负责任的人民教师。引导学生努力做一名负责任的洋中学子,在积极投身国家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坚持开展洋中特色的教育活动

洋泾中学学生党校依托红色校史资源,设立了《走近洋中共产党人》党史课程,让学员了解身边的党史故事,走近身边的党史人物。学员在与当年革命斗争亲历者和烽火硝烟见证者的互动交流中,与一批离休干部和革命前辈建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

多年来,学生党校师生一起先后走访了当年热情支持洋中学生运动的离休干部张为濂同志,洋中首任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原徐汇区副区长陆桢秀同志,洋中解放后第一名学生党员陆文华同志,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上海地下少先队首批队员、作家章大鸿同志,著名新闻记者闵孝思同志,著名电影演员、《于无声处》主演张孝中同志等。

洋泾中学党总支和学生党校还设立了《追寻洋中革命先辈足迹》的社会考察活动课程。

2015年暑期,学生党校的新学员们追随我校进步教师连柏生和孙楚云、进步学生林有用和顾正均等人的抗战足迹,在六灶、祝桥等地深入乡间数十公里,寻访南汇县保安团第四中队和三五支队抗击日寇的足印,聆听当地老农讲述父辈随连柏生同志阻击日军的故事。他们还奔赴四明山革命老区,瞻仰梁弄古镇的革命纪念地和烈士纪念碑,拜谒连柏生墓园,走进老区人民家中,全身心感受洋中先辈的革命战斗历程和艰苦奋斗精神。这项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了近十年。

参加这样的社会考察活动,学员们的感受和感悟真实而又真诚。比如王艺雯同学在活动体会中写到:“我们来到四明山丹山赤水古村落,入住了当地的村民家。上山与下山的过程中,崎岖的山路对于拉着行李箱的我来说就是一次很大的考验。由此可以想象当时游击队员的斗争和生活该是多么的艰辛啊!身为21世纪的我们虽然不用再经历战乱的生活,但也应该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比如高靖雅同学在学生党校的毕业小结中写到:“这种边走边看边学习的活动方式让我们在领略各地风土人情的同时,既对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们认识到中国除了有北上广,还有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

【主要经验】

结合以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的经验体会主要表现为“三个注重”

第一是“注重硬件建设”。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建设相应的物质载体,并通过它们营造出自然、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得身处校园的师生时时刻刻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第二是“注重典型宣传”。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校内外热点活动的开展,适时推出教育典型,广泛进行宣传和报道,充分发挥教育典型引导人、激励人的重要作用。

第三是“注重师生体验”。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师生的参与和体验。努力做到让教育在活动中得到推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推广价值】

在上海教育系统,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知名学校数不胜数。它们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成果卓然。从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教师,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希望洋泾中学的一些基本做法和粗浅的经验体会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带给大家一些借鉴和参考。

如果大家都能通过充分依托和挖掘丰富的学校历史文化资源来组织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学身边人讲身边事,那么我们的活动就一定会做得更有校本文化特色、更有持续开展动力,也一定会做得更加精细、更加真实、更加深入师生的心灵。

 

[发表日期:2016-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