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央和上海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将活动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
按照第三教育署党委《以“核心价值讲堂”为载体,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总项目的要求,我们在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重点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党组织日常工作的有机整合,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保障以“核心价值讲堂”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开展实践和研究。
二、实践探索
在为期一年的实践探索中,各个学校党组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党组织日常工作的有机整合。
(一) 与师德师风建设有机整合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党组织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紧密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引导学校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借鉴德育课堂教学理念,提高核心价值讲堂师德教育实效
比如育华学校党总支既紧紧围绕学校的“六心”教育目标,设计贯穿整个系列活动的教师自主教育活动,又同时围绕“知情意行”思维目标,创新设计教育环节。
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践行‘六心’”师德小故事征集活动。每位教师在挖掘、提炼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六心”的认识,同时又是一次自我的教育。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中开展“寻找‘六心’教师”活动。通过寻找身边的优秀教师,感悟“六心”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的落实方法、途径及重要作用。
2、结合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心、进性、进行”
比如江镇中学党支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区级课题《楷模教育》有机整合,积极开展“寻楷模”、“学楷模”、“树楷模”教育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楷模小故事”事迹征文活动,“寻找身边的楷模”寻访活动等等,鼓励老师们积极地从身边的教师中寻找楷模,挖掘他们身上鲜活的故事,用生动的真实地故事来向大家作宣讲,将楷模引领作为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制作“先进教师事迹”宣传板面,依托楷模形象,承载楷模品格,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楷模,争当楷模,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整合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党组织十分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进一步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积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1、依托丰富校史资源,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比如洋泾中学党总支依托丰富的校史教育资源,在优秀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中帮助广大师生树立“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的价值理念。
第一是注重建设,打造洋中特色的教育载体。学校建立了在全市中学范围内具有一流水准的校史纪念馆,并努力将其打造为对全校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2015年9月,学校在浦东文史学会和潍坊社区的指导与支持下筹建了浦东抗战历史陈列馆。
第二是注重宣传,树立洋中特色的教育典型。比如学校从“心系国家,追求民主,做一名对社会负责的教师”、“以校为家,爱校如家,做一名对学校负责的教师”、“心中有爱,育人为本,做一名对学生负责的教师”、“教有所长,术有专攻,做一名对自己负责的教师”四个方面隆重推出了洋泾中学历史上十余位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
第三是注重体验,开展洋中特色的教育活动。学校设立了《走近洋中共产党人》党史课程,让学员了解身边的党史故事,走近身边的党史人物。学校还设立了《追寻洋中革命先辈足迹》的社会考察活动课程。每年暑期组织师生奔赴四明山革命老区,全身心感受洋中先辈的革命战斗历程和艰苦奋斗精神。
2、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融合
比如施湾中学党支部致力探索校本特色“和”文化环境建设,从硬环境熏陶和软环境引领两方面入手,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
第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和”文化构建的基础。学校重新规划并设计了连接教学楼之间的走廊,并命名为“礼义廊”。学校还增添了“桃李苑”这一师生互动角,并将“施中精神”的核心词和以“施中人”为题的小诗为主线,以“师魂颂”和“桃李歌”为主题,陈列展示出“身边的榜样”——本校优秀师生的故事,展示着师生的们可爱的笑脸。
第二是通过“和”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植于师生内心。学校在校园“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构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自我认同的厚实基础,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校园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和’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各项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师生的主人翁精神,倡导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坚持公正爱人,彰显育人魅力”,培育时代新人;倡导全体学生“弘扬社会正气,坚持诚信友善,彰显阳光活力”,争当时代主人。
(三) 与党员教育活动有机整合
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党组织要求党员教师尤其是党员干部努力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学校师生、引领校园风尚。
1、在推进核心价值讲堂中积极打造学校党建工作项目品牌
比如观澜小学党支部以“项目推进”和“队伍培育”两大策略推进实施“澜星讲堂”党建工作项目品牌,做到讲堂推进严要求,讲堂推进有团队。通过“主题序列化、整合日常化、内容生活化、素材校本化、联动效应化”实现了活动有特色有创新。
通过“澜星讲堂”建设,使每位党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得到锤炼,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群众中看得见摸得着,以先锋模范积聚观澜正能量。通过“澜星讲堂”建设,突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力,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党组织战斗力提升发挥联动效应,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公信力与日俱增,真正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澜星讲堂”也成功申报为新区教育(体育)系统党建品牌项目。
2、在核心价值讲堂中积极发挥党员典型引领,激发教师正能量
比如南门幼儿园联合党支部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基本要求,通过“发现、培养、成熟、表彰、宣传”的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培养和指导,确保典型工作的持续发展。
第一是典型选树,激励教工人心向上。幼儿园先后选树了南幼师德标兵”、“南幼魅力教师”、“南幼好阿姨”、“感动南幼十大人物”等师德典型,树立了教工良好的形象。
第二是典型培育,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幼儿园结合典型教师的发展现状,聚焦实践,努力打磨一支敢于应对挑战、善于多元思考、精于课程实践,且在自我发展上不断有所突破的教师队伍,使每一个典型都能真正立得住,学得上,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比如她们发挥区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的专业优势,组建了由三名党员教师领衔的“李洁工作室”、“小荷工作室”和“小莉工作室”。
第三是典型宣传,营造浓厚培育氛围。幼儿园讴歌善行义举,弘扬校园正气,用身边最平凡的故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最生动、最真实、最感人的演绎。弘扬职工眼前的典型、身边的榜样,激发职工潜在的进取心、荣誉感,形成自觉学习典型、争当典型、赶超典型、崇尚典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