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代表2016届高三英语备课组的八位老师在此作交流。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工作。
一. 制定明确计划,做好有序安排。
(一)在教研组的指导下,我们备课组整体布局,在高三的各个时间节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高二下至高三前:完成语法知识的系统复习;开始高考词汇默写;开始接触高考模拟试卷等。
高三上:有选择地使用高三英语课本;推进高考模拟练习;进行解题技巧指导;作文练习从议论文和记叙文开始,过渡到夹叙夹议文章;继续高词默写,积累词汇;做每日翻译;准备一模考试等。
高三下:总结一模考试;根据班级和学生实际情况精选试题;加强解题技巧指导;坚持每日翻译;高词默写第二轮,巩固常考词汇;准备英语会考和英语口试;准备二模;考前指导和备战高考等。
(二)备课组工作计划详尽,任务分工明确。
高三新学期刚开始,我们备课组就通过组内讨论制定了非常详尽的计划和任务分配表。
我们的计划既包括各个英语学习时段的内容安排(如早自习,英语课,某个中午的半小时,练习课和周末等),也包括了各种教学材料何时使用和如何使用的问题。(如英语课本,听力材料,高考模拟试卷,英语报纸,高考词汇手册,翻译题,年级补课卷等)。
我们的任务分配也非常具体: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英语课本上每一课的主备人,每次月考的出卷和审卷人,批卷内容分工等。
有了这样十多条详尽的计划和明确的任务分工,我们备课组的八位老师很好地做到了上课内容统一,进度一致,对学生的要求一致。我们对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要采取的相应教学措施也了然于心,胸有成竹。
二. 加强对外联系,获取最新高考资讯。
虽然学校工作非常忙,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还是主动“走出去”,多次到兄弟学校听课或参加其他形式的教研活动,如高三开学的第一次全区教研活动是关于2015年高考的专题分析,我们全体参与,收获颇丰。
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请进来”,请来了上海市特级教师,英语教学专家何亚男老师为全体学生作了高考英语作文专题讲座,给了学生和老师很多非常有益的启示。
此外,高三下学期,学生们对于反复做题讲题的学习模式开始产生倦怠,非常需要一些知识梳理和提纲挈领的点拨,教研组内的骨干教师发扬了带头作用,依次为学生作了一场场专题讲座,包括于冬梅老师的翻译讲座,殷勤老师的语法讲座和安卓老师的会考和口试讲座等。老师们的讲座结合了最新高考信息,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比如安卓老师承担了会考专题和口试专题的讲座,指导高三学生顺利完成了这两项重大任务,很大地减轻了高三老师这部分的工作量。
三.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一)各备课组间资源的流传和继承。
高三备课组的工作还没有开始,我们就已经有了很多现成的教学精华资料。因为按照教研组的统一安排,每位备课组长都要积累和整理一学年内所有资料,整齐归档后流传给下一组,供挑选使用并作补充和更新。
前一届高三备课组长龚懿老师为我们组提供了课件,习题,作文等大量精华的教学素材,节省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备课组内老师团结一心,共同进步。
高三备课组的八位老师中有五人是班主任,刘力老师还承担着国际部繁琐的工作,但是每位老师除了完成繁重的本职工作之外,都表现出无穷的乐于奉献的精神,不分你我地相互帮助,主动承担着许多额外的任务,使自己隐形的工作量不断增加。
比如,在接到年级补课的任务后,教一个班的老师挺身而出,率先在周五放学后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走进课堂。那段时间肖虹老师孩子年幼,刘力老师除了正在处理国际部的招生工作,约见家长或外出宣传非常忙碌,但她们再忙还是挤出时间认真完成了任务。
从高二下开始一直到高考前,学生的高考词汇默写一轮接着一轮每周进行,桂明静老师主动承担了所有自测卷和默写卷的打印和送印任务,用一人的辛苦换来了全组人的便利。
吴骎,于冬梅和沈溢老师常常把自己打好的文件和整理好的课件分享给大家。在改完作文后,这几位老师经常第一时间改写出优秀的范文给全组做示范。每当老师们得知我需要人手去搬英语材料时,她们总是回复“我去安排”,然后就帮我干完了活。
我们组内的两位“长姐”沈兰萍和沈溢老师更是我们的两个宝。沈兰萍老师帮助选定了高三全年的作文练习题。题目难度的递增,话题的时新程度,不同题型涉及的广度,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关性,近年高考的出题趋势等因素都必须有所考虑。沈老师凭着丰富的经验,通过收集资料,并召集我们组内老师讨论,确定了所有题目,引领学生扎实地开展作文练习。在一模二模和高考中,学生碰到的题目都没有超过我们的练习程度,这为我们取得较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同样经验丰富的沈溢老师的严谨和细致是远近闻名的。每份试卷她都会逐字逐句地仔细研究,参考答案也从来都不是拿来就用的。在沈溢,于冬梅等老师的带动下,我们全组都变得越来越严谨细致。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们先于学生大量做题,精选最合适的题目布置为作业;在分析试卷前积极讨论,互通有无,认真准备试卷讲评课,及时补充对学生有用的知识。而每次讨论后,身为“老法师”的沈溢老师还会甘做“小秘书”,及时汇总所有答案发给大家使用。
虽然我们的身体都不强壮,拿到的体检报告都非常可怕,但是我们工作的时候都特别忘我。上完课,我们老师腰都直不起来还在趴着做题,嗓子哑了还在热烈讨论题目。团结和奉献的精神相互感染,令我们备课组成为一支非常团结也异常顽强的队伍。
四. 因时制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地分层教学。
在安卓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备课组在高三学习的不同时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及时调整行动策略和具体做法。
比如在二模以后,高考之前,我们备课组有如下措施。一方面,肯定二模考试取得的较好成绩,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为学生打气,告诉他们一般高考分数将比二模提高至少5分左右,不及格的同学一般都能考及格,低分也将有可能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在年级统一练习的基础上,在各个班级内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层。
针对优秀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较有挑战的练习,如完型填空,词汇和阅读C的练习,让学有余力的他们有机会也有材料进一步钻研,争取更好成绩。
针对学困生,在紧抓了他们一年之后,我们给与他们鼓励, 希望他们把握高考机会考出全年最高分。我们建议来不及答全卷或低分同学调整答题顺序,并在每次练习课上实践新的答题顺序,抓一分是一分。
在这个阶段的我们的其他做法如:讲解试卷时调整顺序,面向大部分学生,先讲普遍问题,对于难题和偏题采取灵活手段等等,我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以上就是我们备课组的工作交流,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感谢安卓老师的指导。
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我们将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上海市洋泾中学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