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心理健康教育——2016.5会议记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识别 徐琳)
发布人:魏睿

 

2016-5-9

   

7号楼2

记录人

 

主持人

盛韶华

与会人员

全校班主任

一、徐琳:危机干预

先由心理教师徐琳为班主任作《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识别》专题培训,内容分为以下四部分:

1. 校园危机心理干预。是指学校对学生及学校教职员工面临的危机(丧失亲人的悲伤、灾难事件、校园暴力和其它恐怖事件而产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自残与自杀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帮助其平衡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降低心理伤害,恢复其社会功能与心理健康。

    1)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反馈制度:学生班级心理健康联络员制度与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学生心理档案管理与重点人群的排查和预防。对特殊家庭学生(单亲、离异、双亲缺失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学业受挫学生、有严重考试焦虑的学生、恋爱失败学生、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是危机的易发群体。

3)警示高危学生预警信号,关注高危学生个体

A)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B)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C)近期有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D)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诉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E)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F)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2.青少年抑郁情绪辅导

1)中小学生抑郁表现:注意不集中,记忆下降;学习成绩显著下降;自我评价低;持续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对喜欢的活动丧失兴趣;生活、饮食、睡眠习惯改变;躯体症状;反复出现轻生念头等。

2)青少年抑郁情绪辅导策略:学会识别抑郁症状,改变非理性想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心态,丰富体育、艺术活动。

3.青少年自伤、自杀预防策略

1)自我伤害: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但无自杀意图的行为。研究发现: 50.5 %的青少年曾经有过一次或者一次以上的自我伤害行为, 有过轻微伤害行为的青少年占74.8 % , 有过中等伤害行为的青少年占20.7 % , 有过严重伤害行为的青少年占4.5 %。青少年第一次自我伤害行为多发生于1315 岁之间。

2)自杀问题:全球性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年轻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青少年自杀有明显上升趋势,在全球范围内,5—14岁人群的年自杀率:女性0.5/10,男性0.9/10万,15—24岁人群的年自杀率:女性12.0/10,男性14.2/10万。

3)预防策略:提高心理承受力;加强热爱生命的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应激事件;对青少年自杀预警;对青少年高危群体的重点预防;低调报道青少年自杀事件。

4)干预策略

A)干预性防治:即对已经形成自杀意念、处于自杀危机中的个体的防治。干预目标是帮助已经处于自杀边缘状态的学生消除自杀意念,解除心理痛苦,重新振作,积极应对。

(B)及时后干预:主要针对两类对象:自杀未遂者;自杀者(尤其是自杀身亡者)的亲友、同学和相关的高危人群。 

4.丧失与哀伤辅导

1)空椅子技术:帮助来访者倾诉和表达哀伤。

2)游戏以及角色扮演;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情绪投射在角色上,以一种安全的方式抒发他们的感受,同时适时地有辅导人员加以引导和处理。

3)仪式活动:为逝世者举办纪念仪式,通过教师以及专业人员的陪伴,让学生参与追悼会来表达他们的思念和哀悼,理解逝世的含义并处理消极情绪。

4)为对象的宠物举办丧礼:针对对象与他们的宠物的强烈依附的情感,不能随意将宠物的尸体遗弃,而可以通过为宠物举办丧礼来教育儿童认识死亡、体念生命的珍贵,也帮助他们处理与宠物的情感关系,重新面对新的生活。

5)种植花草树木:通过这种方式以让他们寄托对逝世者的哀思。

6)放气球:让对象将想说的话或悲伤情绪写在小纸条或者气球上,让他们和气球一起飞上天空,帮助他们抒发情绪。

7)写作活动:可以通过写故事、作文、诗歌、信件、留言以及祝福语等方式,让对象纪念逝世亲人,表达哀思情绪以及个人的看法。

8)美术与劳动:通过做美术劳动(比如捏黏土、折纸鹤、剪纸) 、画画、看图说话、制作有文字以及图片的纪念册等方式,来纪念逝世者以及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愿望。

9)阅读作品:关于死亡与哀伤的书籍,小组讨论关于死亡的话题。死亡是儿童面对地震灾难后的一个重要主题,老师可以通过阅读与讨论死亡以及失落的方式,让儿童将个人的忧虑表达出来,并产生积极的相互支持和认同,共同度过灾难

10)保险箱技术:把哀伤情绪或过去美好回忆(与已故者)放入想象中的容器,打包封存

最后,徐琳老师着提醒班主任老师们、关于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指南的几点提示:

1)重视:不要质疑学生可能存在自杀的危险。

2)关爱:倾听学生的内心,并向处在危机中的学生表达你的担忧,让学生知道你的关心和理解。

3)评估:温暖、关切地直接询问学生是否有自杀的想法,是否有自杀的计划。

4)陪伴:不要让想要自杀的学生独处;让所有危险物品或器具远离想要自杀的学生。

5)专业支持:启动学校危机干预系统,通知学生的监护人,将想要自杀的学生带到心理卫生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识别.JPG

[发表日期:2016-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