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薪火工程:让党校从“书斋”走向“社会”之四 媒体报道洋泾中学学生党校谏言“烈士纪念地在收费公园里”
发布人:肖斌

2015330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报道《烈士纪念地在收费公园里》,对洋泾中学学生党校的社会实践成果给予肯定。

 薪火工程之四1.jpg 

社评:祭扫烈士的意义(江砚)

  首先,要为洋泾中学的这几名中学生点赞。

  清明时节,绝大多数家庭会去祭扫先人,顺便也踏青赏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近年来,大家对清明等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当然是令人温暖、欣喜的好事。但是,祭扫先烈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呢?值得深思。

  烈士纪念地建在收费公园里,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现在,由孩子们指出失误来,大人们应该虚怀若谷,纳谏改错。我相信,主管部门会有这个觉悟和雅量。

  清明节,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但对先烈的敬重、缅怀,几乎是古今中外的通则。今年,全世界都将隆重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各国的纪念活动形式各异,但是,向先烈致敬的环节,是一定会有的。

  今天,我们沐浴在春光里,享受着和平安康,怎能忘了为了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呢?我们用虔敬之心缅怀先烈,不仅是为了追思过去,更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衷心希望,世纪公园里的烈士纪念地尽快免费开放;更希望,祭扫先烈成为更多学校、单位、个人的自觉。

 薪火工程之四2.jpg

【事件回顾】

清明节前夕,洋泾中学本打算去祭扫烈士,不料却碰到了一件“为难事”。因为,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所有的烈士纪念地都是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的,但位于学校附近的李白、秦鸿钧十二烈士纪念地,由于地处浦东新区世纪公园内,必须购买门票才能入内,这让师生们颇为惊诧。

  曾辉、赵旭阳、马壮、梁怡芸等同学,都是洋泾中学学生党校学员,他们致电本报说起了事情的原委。前不久,他们到前往虹口区的中共地下党上海秘密电台负责人李白烈士故居参观,从展板介绍中偶然看到李白、秦鸿钧等烈士牺牲的地方就在学校附近。同学们查阅史料后得知,上海解放前夕的194957日,李白、秦鸿钧、张国斋、杨竹泉等12名烈士被秘密押至浦东戚家庙(今世纪大道与浦电路交汇处)北100米处杀害,就地掩埋。解放后,人民政府将12名烈士的遗骨迁至虹桥公墓,后又迁到龙华烈士陵园,在戚家庙处树纪念碑“李白十二烈士万古长青”。浦东新区成立后,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将世纪大道浦电路口东南侧绿化地定为李白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2002年,又将其迁至现世纪公园2号门内的小山坡上,并立有李白烈士半身铜像,同时竖立了区级文物保护地点的保护碑。

  同学们告诉记者,由于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离洋泾中学并不远,因此,该校学生党校的学员们考虑将那里作为长久性的学习、考察的场所,组织全校学生经常性地前往瞻仰。然而,正当同学们赶到十二烈士就义纪念地时,却被告知需先购买10元一张的公园门票方可进入。曾辉同学说:“我们查阅了国务院2011年公布的《烈士褒扬条例》,其中第25条明文规定规定‘烈士纪念设施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可是,为什么瞻仰世纪公园里的革命烈士纪念地要收门票呢?”昨天中午,曾辉等同学再次致电公园方,对方答复购票进入是上级的规定,学生也不例外,只是可以购买学生半价票。

  洋泾中学学生党校的学员们已经撰写了一份《关于李白秦鸿钧十二烈士纪念地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呼吁》的报告,并通过校方转交给了浦东新区的有关部门。同学们在报告中说,十二烈士纪念地是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目前依然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票价门槛,明显与国家的相关规定不符合,希望园方能依法免费开放该处的烈士纪念地。

 

[发表日期:2016-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