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中学 朱红
CareerSky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即北森教育测评系统包含了很多内容,在上一次培训当中,我们针对该系统的基础理论做了分析,今天将对其使用情况做简要介绍。
一、 我校生涯系统的使用情况
1、 时间:2011年9月至今;
2、 范围:高一全年级+高二个别学生
3、 方式:授课(高一年级生涯基础课程);
生涯测评(系统测评软件);
心理咨询(自我认识问题、生涯选择和规划问题、测试报告疑问)
4、 内容: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有效的决策行动
认识自我(兴趣、学科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
认识外部世界(专业信息、学校信息、职业信息、社会信息等)
决策行动(高一文理分科)
二、 系统操作演示
1、 学生前台操作演示hs.careersky.com /student
2、 教师(管理)后台操作演示hs.careersky.com/teacher
三、 测评基础知识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史蒂文斯(S.S.Stevens)曾说:“就其广义来讲,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简单地说,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值。
四、 应用举例——性格了解
1、 什么事性格?
人的性格又称人格特质,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由多种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于对人对己对环境等各方面的适应性,表现具有持久性和整体性。
2、 性格理论基础
性格理论是由卡尔·荣格(Carl Jung)有关知觉、判断和人格态度的观点为基础发展而来,后经嘉芙莲·谷嘉·碧瑞斯(Katharine Cook Briggs)和她的女儿伊莎贝·碧瑞斯·麦尔(Lasbel Briggs Myers)的发展,形成目前广泛应用的性格结构。
3、 性格理论如何对人进行分类?
性格是由四个维度来考察个人的偏好的。
能量倾向:Extraversion (E) vs. Introversion (I) 外向/内向
接受信息:Sensing (S) vs. iNtuition (N) 感觉/直觉
处理信息:Thinking (T) vs. Feeling (F) 思考/情感
行动方式:Judging (J) vs. Perceiving (P) 判断/知觉
4、 活动
性格特征测试,培训师现场即时点评分析。
5、 性格量表介绍
性格量表由4个维度、88个项目、二选一迫选题组成,需要20-30分钟完成。例题,如:我的同学说我是一个:A、有逻辑头脑的人B、情感丰富的人;选择你较喜欢的词:A、平静 B、活跃
6、 性格报告解读
(1)解释性格的含义:性格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因应方式,是一种自然的倾向,而非能力、兴趣、价值观。
(2)解释性格维度图:
a) 同一维度上相反的两极
b) 维度、倾向的含义
c) 偏好清晰度
(3)文字报告的解释:报告共16种类型,每个报告包括内容有:基本描述、可能的盲点、你的优势、你的不足、你未来的职业特质、对你的发展建议。
7、困惑澄清
(1)性格类型没有对错,而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也没有更好或更坏的组合。每一种性格类型和每一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优点。
(2)哪一种性格类型最符合你,是由你自己来作最后判断的。你的性格结果是根据你在回答问题的选择来建议你最可能属于哪一种性格类型;但是,只有你自己才知道真正的性格类型。
(3)你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你做或不做任何事情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你对任何事业、活动或人际关系选择的考虑。
(4)要留意自己对类型的偏见,藉此避免负面的把别人定型。
五、 报告解读总结
1、报告解读的目的
(1)测验的目的:不是评价、诊断、筛选和分类,而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促进生涯觉察;
(2)报告解读的目的:明确学生对心理测验及测验结果的把握;防止学生给自己贴标签;防止学生误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2、报告解读的方式
(1)个体解读
(2)团体解读:澄清测验目的;介绍测验主题;认识测验分数;阅读文字报告;深化结果理解。
3、报告解读常见问题及处理
(1)报告解读是否必须?何时进行?
——我们推荐的原则是:尽量给所有的同学都进行解读(团体),对部分特殊学生及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体解读;时间在团体测试后或学生提出要求的关键节点。
(2)测验结果雷同?
——报告解读的重要性,重点在于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测验结果。
(3)测验结果不像我?
——处理方法:了解作答过程、情境及学生答题时的主观状态和反应倾向,运用内容澄清法结合其它方法获得学生的真实信息。强调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通过探索澄清自己的特点,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从而把握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
(4)测验结果的保密性
——尊重学生的隐私、也尊重学生的开放态度,若提交给家长或做其他公用,须征得学生本人同意并指导家长阅读报告。引导学生正确地和同学进行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5)如何看待结果报告中的建议?
——建议供参考,需要更多地挖掘个人生活经验及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目标。
六、 系统使用后学生反馈主要信息
(1)报告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对认识自己有很大帮助;
(2)文字报告解释直白,每个测试都做了集体解读,易理解,疑问少;
(3)信息平台对专业和学校的了解有帮助;
(4)文理分科决策部分,部分同学文理区分度不高(50%:50%;51%:49%);
(5)系统软件自身问题:测试题目语句过于表浅;个别选项设置不够准确等。
七、 自我认识测评在生涯教育中的应用
(1)课程
(2)讲座、活动
(3)生涯选择(选课、选科、选志愿)的基础
(4)个体咨询、团体咨询辅助
(5)课题应用
(6)选拔学生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