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中学校史馆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它已成为浦东文化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充分发挥校史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塑造人”的力量,我们把校史馆打造为学校德育基地,让校史从“陈列”变为“教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
校史馆成为新生入学教育、入团仪式、洋泾教育集团团建联盟启动,高三毕业生重温校园,放飞梦想等活动的实践基地。在这里我们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校长师生,传播了洋中教育乃至浦东教育的历史文化。
2017年2月15日洋泾中学校史馆接待了1951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型歼击机总设计师李明院士。这里正是当年他求学时的校址,虽然距离上一次回母校已时隔61年,他依稀追寻着学生时代的记忆,找到了当年的教师办公楼(现为洋泾中学校史馆),以及熟悉的那一口青铜校钟。更让他惊喜的是,在洋泾中学校史馆内,还保留着一张他的学生证,证件上贴着照片,正是他在1948年9月到上海市立洋泾中学初中部入学时所拍。一年后,13岁的李明在中共地下党员张为濂老师介绍下,成为上海市第一批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李明院士的到来,在师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李老通过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学习要靠自己,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困难也是暂时的,百折不挠,事在人为。李老回忆,为响应祖国号召,初中毕业后他报名参军。受祖父的影响,他填报的志愿是海军,最后却阴差阳错进入陆军。工作中他感到知识不够用,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自动化专业,之后又一步步成长为歼8Ⅱ歼击机总设计师。
2017年4月12日中午,潍坊社区组织“百人徒步穿越潍坊计划”活动,社区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访问了洋泾中学西园历史风貌区,参观了洋泾中学校史馆并开展了书法活动。洋泾中学校史馆是“大道潍坊”百人公益徒步赛的第三站。洋泾中学志愿者中的新闻报道团队紧随浦东电视台的记者一起采访了这次活动。“大道潍坊,文明修身,履行责任,造福社会。”泛黄的宣纸上娟秀的字迹落笔其上,伴着笔墨纸砚的清幽气息,沁人心脾——一位参与徒步活动的白领前对学生志愿者说:“通过这个打卡点,我发现原来在我们身边的高楼丛中,还有这样的文化景点,让我增加了见识,深入了解了自己工作的社区。”她跟同学们谈起参与社区活动的感受:“社会活动还是十分令人受益匪浅的,多出去走走,锻炼锻炼自己,也是一次相当不错的经历与体验。”
2017年5月5日中午,校史馆接待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同志和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同志、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人、浦东新区教育局负责同志一行。在洋泾中学校史馆,杭迎伟同志凝神于浦东最早的市立中学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物展示,关注了抗战征程、地下少先队起源、歼击机设计师摇篮、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专题,殷切嘱咐学校“要好好保护文物、保存历史、存史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