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洋泾中学校史馆在社会各界和新四军老同志的支持下,与潍坊街道合作建成《浦东抗战历史陈列展》。今天下午的第一堂校会课上,洋泾中学张少波校长和应邀前来参加洋泾中学抗战纪念活动的新四军抗战老战士谢友才同志共同为浦东抗战历史陈列馆开馆揭幕。在浦东新区文史学会的热情牵线下,新四军浙东纵队淞沪支队领导人朱亚民同志之子朱建强为陈列馆题写馆名。洋泾中学建校初期图书馆管理员、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创始人、新四军浙东行政公署主任连柏生同志之子连红为陈列馆前的洋泾中学抗战纪念园题名。
侵华日军对浦东教育的摧残和破坏,至今仍然保留在几代教育工作者清晰而沉痛的记忆里。1937年“8·13”炮火毁我洋泾中学教学楼。存亡关头,洋泾中学登报声明拒绝给伪政府、给侵略者工作。孔子76代孙孔令穀校长和民主人士高克继校长率领教师迁址租界,漂泊九年,坚持理想,直至胜利:数学教师樊翔多次冒着敌人的炮火,护送军粮到十九路军兵站;音乐教师陈歌辛创作排演了我国首部系列抗日爱国舞剧《罂粟花》《丑表功》《春之消息》;艺术教师陈鲤庭的代表作《放下你的鞭子》传遍大江南北;国文教师陈志良辗转西南大后方留下了文化的火种;艺术教师朱聿抢救老校歌;图书馆管理员连柏生带领顾正均、林有用等洋中学子回到家乡,筹建南汇县保卫团第四中队,在浦东发展抗日队伍,转战浙江四明山区,孕育新四军浙东纵队……那一代师生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铭刻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图卷中。在陈列馆中,那张见证8·13战火的成绩报告单、那页拒绝向侵略者妥协的1938年8月8日《文汇报》上的严正声明、那支国文教师陈志良先生用作抗战思想武器的钢笔、那一抔印刻着洋中师生抗战足印的南汇和浙东抗日战场泥土、那口曾敲响抗战警钟的青铜校钟,那满满一书柜辗转租界艰苦保存下来的1935年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都见证着烽火岁月的苦难和辉煌。其中部分文物已经申报我国首批可移动文物资格评审。
与此同时,“浦东抗战历史陈列馆”所在的洋泾中学校史馆,作为抗战胜利复校时建起的第一幢办公楼,已被公式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洋泾中学男声合唱团的歌声,昨夜回荡在“为和平歌唱——上海市纪念胜利主题活动”的现场……
浦东抗战历史陈列馆目前对社区观众实行预约参观。待洋泾中学优秀历史建筑落实文物保护级别后,将规划后续开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