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洋泾中学高一志愿者服务——助人又悦己 党员亮身份
发布人:杨玉琴

助人又悦己,党员亮出身份

                                  ——记上海市洋泾中学高一党支部志愿服务

一、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的酝酿,目前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正在进入新阶段,在国家多方支持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开展创新与行动实践活动,旨在推广“有效公益,人人公益”的理念。让党员到居住地发挥作用,体现党员个人的人生价值。党员人人成为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服务于人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近年来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步骤,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的部署、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党员率先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员能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活动开始之前,高一支部党员充分认识到参加公益活动有利于把对他人对社会的爱表现出来,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活动中,大家积极参与、密切合作能使我们学会合作与分享,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与此同时有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心,是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有利于锻炼自己,在责任与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项目内容

1、深入开展党员到居住地报到联系做公益。

2、结合自身优势、专业特长和实际条件积极认领,切实参与“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党员教师发挥自己的专长,到边缘郊区支教,送去知识,送去温暖。

三、做法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引领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机制。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的指导,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市委有关要求,并切实做好对退(离)休党支部和党员的发动指导。要加强分类指导,求真务实,使“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简便易行、各方欢迎、收到实效。要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二是广泛发动、抓好落实。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动员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做好表率。每个党员都要把参与“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的情况向所在党组织报告,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校园网、院务网、党务公开网、内部媒体等,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及时总结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开展活动中创造的经验,宣传在志愿行动、公益活动中作出成绩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四、经验体会

    一是进一步推动党员到居住地报到。在职党员、党的组织关系不在居住地的退(离)休党员还没有到居住地报到的或者居住地发生变更的,所在基层党组织要督促其在“七一”前领取报到单(见附件1)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

    二是新报到和以往已经报到的党员,“七一”前要普遍到居住地党组织联系一次。本次到社区的任务,主要是对接居村党组织梳理形成的公益服务项目清单

    三是积极参与各类公益项目

近期,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等,推荐了一批公益项目(见附件2)。党员在认领居住地公益项目的基础上,可以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也可以组织党员集体参与。同时,鼓励党员登陆上海市志愿者网注册登记,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开展的公益服务活动,发挥骨干作用。

    四是一公斤,可以是一本字典,也可以是一件玩具。旅行时多背一公斤,或许就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圆一个梦。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近期组织开展“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向全市党员推荐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一批公益项目,松江区党员踊跃参与,纷纷献出爱心。

    一公斤乡村助学志愿活动是首批推出的公益项目之一,由上海市企业高管、白领人士以及关注儿童的爱心人士发起设立的上海一公斤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各类志愿者开展活动,旨在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家住松江区新桥镇万科白马花园的“新松江人”、党员方瑛在微信上看到,志愿者们通过募集图书报刊、计算机、投影仪、运动器材等教学用品,在贫困的乡村学校设立图书角、体育角、多媒体教室等,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环境,她当即把闲置在家的字典和玩具“打包”,寄往公益发展中心。“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只好拜托志愿者把这些带给有需要的孩子了。”

 

[发表日期:2018-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