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学生发展与教学改革——2017年6月骨干教师培训
发布人:陈丽佳

学生发展与教学改革

——2017年洋泾教育集团骨干教师培训

 

    2017年6月26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的副院长、教育学部朱益明教授为全体骨干教师做报告,主题为“学生发展与教学改革”。

   1.jpg

朱教授以新高考综合制度改革作为切入口,谈教育应该更关注学生发展,而学生发展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密切相关。他从四方面阐释这一主题:时代背景、学生特点、教学价值与改革方向。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前教育面临多方面的困境:价值观的多元、物质的丰富、个人对生命尊严的需求等等。他谈到:“工业4.0时代,教育从就业目标转为创新创业;人应该做机器不能做的事情,而不是培养机器可以替代的技能;教育在于启发学生思考、选择、经历、体验。”

从当代学生特点来讲,“一方面中小学生越来越有自我存在感,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生命的真正意义并不清晰,在面对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或外部批评时感觉不到自我及其价值,会试图通过自杀来进行‘对抗’或实现‘解放’。”这就是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思想、身体、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当代学生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因而,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该依据儿童的变化发生转变。

2.jpg

教学有何价值意义?朱教授以一张图片给予我们生动的启示:激情(passion),工作(work),专注(focus),力推(push),思想(idea),改进(improve),服务(serve),坚持(persist)。这八个方面乃当代社会人才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因而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激情,而不是减弱这种激情。他说:“创新人才=创新的态度+基础的学术技能+伦理观+社会基本技能。其中创新的态度极为重要。”

5.jpg

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哪?第一,确立教学的专业地位;第二,尊重课堂教学的丰富性;第三,明确教学目标的多样性;第四,探索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第五,鼓励教学的创新与示范性。

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朱教授思维开阔、滔滔不绝,把自己对教学改革的独特思考辅以生动的案例予以呈现,给予了在座教师以丰富的启迪。在谈及“学校的意义”时,朱教授的真知灼见至今回想耳畔:学校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体验(growth)、成人的过程(being)、成才的基础(talent)、成功的可能(success)。

 

[发表日期:2018-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