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在这银装素裹的一天,洋泾中学学生党校组织学员寻访浦东红色史迹,瞻仰了黄炎培故居、宋庆龄家族居住地、张闻天故居,参观了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理想在浦东的硕果——航空服务学校实训基地。




从天际悠悠降下的小雪装点着百年书香的屋檐,牌匾上金灿灿的“内史第”诞生过著名教育家黄炎培、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白话文领袖胡适、音乐家黄自,他们都在里面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故居游人寥寥,一派幽静肃穆气氛,红棕色的屋檐上和层层树叶上还盛放着纯净的白雪。故居堂前立着一尊黄先生头像,雕像后便是沈家大院祖庭“立本堂”,讲解员说取名用意为做人要有根本的准则。黄先生早在18岁以前便失去了双亲,但他从不放弃希望,黄炎培在新场演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件大事——他的演讲痛斥了国家危亡,政府昏庸之状,被南汇县知县以乱党罪名逮捕,险被正法。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与黄炎培先生关于历史周期律进行了对话: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以勤勉起家,最终又因怠惰而亡,无一幸免都落入了这个怪圈,“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将走出一条新路”。黄炎培的一生都在为中国而奋斗,不管是教育事业还是新中国的崛起。他对于底层百姓的教育观念,也影响至今,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在浦东留下了职教事业的辉煌,同学们参观了航空服务学校实训基地。同学们震撼于学校里全套的职业体验设备,包括飞机的机舱舱门模拟,以及候机大厅所有会在机场出现的岗位,不得不让大家感叹:在这样一个设备齐全的学校内,会培育出多少能够适合这些岗位的优秀人才。顾皖君说:“此行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航空学校实践基地一楼现代化的设备。有自动检测箱内物品,自动扫描全身等等的机器。可见,现代化科技已逐渐深入我们的生活。在未来,重复琐碎的工作兴许会被机器所替代。因此,如何在未来实现自我价值不断革新永远进步值得深思。相信这也是活动本身希望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午,同学们来到川南奉公路边一个几乎可以听到大海声音的地方,这里坐落着张闻天同志故居。张闻天与20世纪同岁,故居讲解员以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张闻天先生的生平:曾当选党的总书记的张闻天同志,1959年被错定为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与妻子刘英一起受尽迫害,尽管如此他在遗言中还让妻子把他们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给国家,担得起邓小平同志“张闻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的称赞!他的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学习!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这是我们在张闻天故居中看到的他生前所摘抄的鲁迅语录。王海蓉同学在感言中写到:“张闻天同志因其奉献高洁的品格,芳名永垂于世。他淡泊名利,三次退位让贤,去世后,将四万元的全部财产上交给共产党,因为共产党就是他的信仰,将其视为存在的价值。他有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对人民无限忠诚,有科学的态度,朴实的作风,长远的目光,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顾秦欣怡同学说:“在张闻天故居的参观让我们深深了解到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跌宕一生。勤工俭学留洋为他深厚的知识积淀打下基础;召开党会,与毛主席无间合作,共谋图强的四年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间;遭到错误批判后境遇日益惨淡,却从不抱怨。他说:“历史的孰是孰非,后世自会有论断。”他的淡泊,他的坚毅,实是应为人称颂。除此之外,他即使身居高位时也没有为子女谋特权,他的子女们大都是普通工人,这样一个清明的领袖人物,值得我们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