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科技薪火,播撒创新种子——记《从模型设计到宏伟建筑》科普讲座
科技辅导员

202391日,学校邀请了同济大学的沈水明教授为洋中学子开设了主题为“基建大国到基建强国—从模型设计到宏伟建筑”的讲座。

在讲座的正式开始之前,王海平校长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向同学们讲述了杰出校友的事迹。王校长勉励同学们要“敢想,敢做,敢说”,提醒同学们积极思考,在必要的时候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1.jpg


在讲座的开始之际,沈水明教授为我们展示了同济大学的校园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内景,并向同学们详细讲述了校门口毛主席招手像的建造过程。生动的故事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没想到小到雕像,大到教学楼都蕴含着有关土木的知识,使同学们对土木工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沈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何为专业,何为土木。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力术”与“艺术”、结实与美观。土木工程从事建筑工程,防灾工程,地下工程等总共7种工程。高铁交汇,自动化施工技术与抗震试验等等也都是土木工程的研究成果。如今,那些闻名世界的建筑与跨桥中,我们也能看到土木工程的身影。通过沈教授的介绍,同学们对土木工程有了一定的认识,无不惊叹于这项伟大的工程。


3.jpg


讲座的最后,沈教授为我们播放了前几届同济大学举办的模型结构设计比赛的视频,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选手们纷纷展现了自己的创意与设计。精彩的比赛过程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科创的兴致,明白了“勇于实践,大胆尝试”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使同学们获得了一定的启发。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沈教授与同学们展开互动,送出了同济大学的明信片与校徽等纪念物品,成功调动了全场的气氛,使同学们乐在其中。

在下一个流程中,学校邀请了来自高年级的三位学长为同学们讲述了他们的科创经历。沈天宸同学为痛风的患者制作了腿部的机械器具,向我们展示了他在探究性课程中的步骤,重点传授了课题报告与论文写作上的经验。朱天健同学以小区中困扰居民的车位问题为基点展开了课题研究,从居民调研,数据处理,到空闲率的计算与设计小程序,为我们展现了他独具一别的创新思维。王梓童同学通过讲述他参加固定翼飞行器比赛的事例,告诫同学们科创的核心是要积累相关知识,敢于实践和与小组成员的良好沟通。以上三位同学分享的经验同样给予了同学们很大帮助。


4.jpg5.jpg


自此,活动圆满结束。愿更多同学在今后的科创活动中大展身手,在洋泾的校园中掀起科创之风,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自己的思维。加油吧,少年们!我们是未来科技舞台上的表演者,创新时代中的引领者!传承科创精神的薪火永不熄灭!

撰稿:高一(3)班 张星玥 杨思琪

摄影:高一(3)班 周梓钰 曹贝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