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教育集团举行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启动仪式
教师专业发展办公室

2024415日,洋泾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与学科工作坊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集团事长洋泾中学校长王海平、洋泾中学党总支书记顾霁昀洋泾中学副校长李彦荣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11所集团校14位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主持人和62位学员以及集团秘书组联络员、集团科研和教师发展工作小组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会议由集团副秘书长董鹏主持。

1.jpg

本次会议共六项议程。首先由集团秘书长李彦荣宣讲集团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开班情况。她回顾了两个月来为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进行的系列准备工作:遴选工作室(坊)、组织研修团队成员申报、审议工作室(坊)研修方案等,其后对各工作室(坊)开展研修活动提出了要求与建议:共同完成研修计划、支持集团相关工作落实、指导团队共出成果等,并对工作室(坊)经费使用、年度考核、宣传展示等做了进一步说明。李彦荣校长激励各研修团队在集团的引领与支持下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共同发展。

2.jpg

其后,集团理事长王海平、洋泾中学顾霁昀书记、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冯明主任一起为集团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主持人颁发聘书。

3(封面).jpg

接下来,集团化学学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化学正高级教师喻华老师作为主持人代表进行了发言。她以《梦想从这里起航》为题,谈了主持人的自我定位、工作室的研修计划、对学员的建议三方面内容。精读一本书、打磨一节课、申报一项课题、完成一个讲座、发表一篇文章,作为工作室的短期目标;提炼一种风格、承担一份责任、示范一个榜样、营造一种氛围、感悟一份幸福,作为工作室的长期愿景:这既是对学员的学习建议,也是工作室的研修方向,更体现了工作室主持人的责任担当。

4.jpg

然后,来自洋泾南校的孙宏苑老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她说:通过工作室(坊)与名师面对面,对每位学员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学员们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争做一名专业型、研究型教师;需躬身实践,立足教学课堂,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需全力配合工作坊的各项活动,力争为工作坊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学员间需团结一致,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jpg

其后,集团秘书处李志平以“洋泾教育集团2024年年度工作计划”为纲,发布了11个集团项目招标方案,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申报流程、项目经费计划等,提领集团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以项目化形式开展工作,共同助力集团项目如小升初、初升高跨学段衔接课程开发、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工作的完成。

6(1).jpg

最后,以《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案例:选题与写作》为题,来自上海市教科院的专家冯明主任开展了一次高质量讲座。

“选题”出发,他建议集团工作室关注以下几个要点:首先,通过生成“公共产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集团的影响力;其次,“猎鹿博弈”,通过寻找“鹿”来提高工作室效益;第三,“专业分工和比较优势”,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效率,合作互补;第四,“二八定律”,集中资源培养优秀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第五,把知识转化为理论,从“想出来”到“做出来”到“说出来”到“写出来”;第六,关注“创新思维”,从同理心、发散思维、试验迭代等角度出发,培育创新设计思维。第七,关注“费曼学习法”,以输出促进输入。此外,面对双减和双新的挑战,集团要提升成员校“因材施教”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育学习品质、丰富学生内心世界,使其成为有主动意愿的学习者。集团可以探索如集团游学、集团巡展、混龄互动等课程的研发,共建共享、共创共赢,赋能成员学校,提升适应双新的能力。

7.jpg

成果导向往往是工作室的核心。关于“写作”,冯主任从标题、绪言、正文、结语四个方面进行了辅以案例的详实阐述。他以重庆巴蜀中学《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研学旅行课程的校本设计与实施——以重庆市巴蜀小学为例》为例,详细阐释了一个精彩绪言的三大要素:创新的本原性理解、创新的必要性(问题导向)、创新行动背景、创新行动概况。在正文写作中,强调凸显问题导向、凸显创新的结构性、凸显创新的操作性、凸显创新的思想性。冯主任的报告干货满满,为集团工作室后续凝练课题成果,进行了一次立意高远、内容丰满、结构清晰的实战培训。

随着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工作坊的正式启动,洋泾教育集团的教师团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将在名师的引领下,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助力教学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期待着:洋泾教育集团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工作坊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促进集团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教育教学的繁荣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