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洋泾中学9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拔尖创新人才讲堂】——从春晚王兴兴的宇树科技产品谈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教导处

 

从春晚王兴兴的宇树科技产品谈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2025328日,上海市洋泾中学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潘赟老师,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研究员叶林奇老师应邀来访。本次拔尖创新人才讲堂的授课教师叶林奇为IEEE会员,在国际学术领域极具影响力,长期担任多个国际期刊与学术会议的审稿人。此次他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盛宴——《从春晚王兴兴的宇树科技产品谈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为洋中师生深度讲授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相关知识,探讨在生成主义时代,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前景与挑战。

  

在讲座中,叶老师率先为我们展开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画卷:从宇树科技灵动敏捷的四足机器人,到清华大学别具一格的“墨甲”机器人乐队;从游戏《原神》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角色扮演,再到充满奇幻色彩的“巨物之城”戏剧……无一不在彰显人工智能的无限潜力。它既有突破自身技术壁垒、向着更高峰攀登的冲劲,也具备悄无声息融入日常生活、改变生活方式的能力。

 

在随后对具身智能的介绍中,叶教授介绍了由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推出的“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展示了平台模拟的种种功能和模拟成果。其中,叶老师团队开发的“人机对战‘足球比赛’”的场景让整个会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呆萌的机器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叶老师将“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无偿贡献给Openloong开源社区,全场师生都为他心系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无私奉献的大格局所敬佩,也为我国以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骄傲!

 

仿真训练平台是具身智能的核心基石。叶老师介绍了格物具身智能仿真平台的使用流程、关键技术与功能特点。相比于以往的仿真平台,格物仿真平台拥有“易用、通用、好用、能用”的进步技术,而“虚实结合、学习闭环”能让开发周期缩减至分钟级、学习速度则提升数倍。叶教授把仿真平台生动地形容为“游乐场”,展示了在平台上进行的“机器人运动会”,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格物”平台功能的丰富和强大。

 

最后,叶老师提出了具身智能的未来愿景,提出了生成主义时代的到来,研究目标将会放在建立机器人具身智能小镇上,走向人机共融的未来社会。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洋泾中学尤为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大力开展人工智能领域方面的教学实践。如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设《人工智能思维创新》等拓展课程,深受学生喜欢;学校配备理化生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激光、虚拟现实、3D数字建模等30余个创新实验室和专用教室,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学校组建科创社团,帮助学生学习材料应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知识,助力学生在科技创新之路勇于探索;顾霁昀校长为叶林奇等老师颁发洋泾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家聘书,邀请人工智能科学家指导我校师生开展科创教学活动。

 

“以兴趣为伴,为梦想奋斗”!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切身感受到了未来机器人发展的无限可能。同学们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刻苦学习钻研,为科技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高一(3)班 倪思程 宋子禾

摄影:高一(14)班 王馨然

    高二(9)班  郭亦然

审核:曲昱琦 钱丽云 张炜 陈晓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