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教师专业发展办公室

【导言】

在了解了常见心理问题和表现后,我们所要开展的就是辅导工作了。但是辅导工作有着相对严格的一些基本原则。所谓原则,就是指在心理辅导的全部工作过程中,辅导者面对所有求助者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准则和道德伦理要求。综合学者们的看法和实际情况,我们将提出以下八大基本原则。

而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者与求助者之间良好的辅导关系的建立是心理辅导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决定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能提供给求助者一个开放的环境,使其产生安全感、温暖感,减少防御心理,并认真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改善和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样,创造一个和谐沟通的心理辅导环境,不仅有助于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也是进行有效辅导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沟通过程中,辅导者和求助者之间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传递信息。双方既是信息的输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通过倾听、观察、提问、反应等方式来接受、加工和传递彼此间的信息,促进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要尊重求助者的价值信念体系,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念为准则,对求助者的行为准则任意进行价值判断。尽管人们对这一原则的理解会不太一致,但心理学家都一致同意尊重求助者的价值准则,辅导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向求助者强行灌输某一价值准则,或强迫求助者接受自己的观点、态度。

价值中立原则既是辅导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目前辅导实践尤其要注意的。辅导的涵义、辅导本身的人际互动性、辅导者和求助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以及辅导的根本目标是自助等都决定了辅导者在辅导工作中,要尊重求助者,置求助者于平等的地位,而不能利用专家或助人者身份所带来的优越感来强迫求助者服从自己,尤其是遇到求助者的价值观与自己的相冲突的时候,要暂时放下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认真倾听,了解求助者的态度、观点,在准确了解的基础上,予以接纳和理解,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引导求助者自己来判断是非,最终作出自己的抉择。对求助者的那些与心理辅导问题无关的价值观体系,比如求助者的喜好、审美观、生活方式等,辅导者可以不欣赏、不赞同,但也没有必要枉加评判和指点,更不要好为人师要求求助者改变。在目前的辅导实践中,辅导者,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员往往“是非清晰、爱憎分明”,遇到与自己价值标准不一样的求助者,很容易自觉不自觉地滑向辅导即是一种教育的倾向,而没有充分意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直接造成了辅导者和求助者之间的情绪对立和冲突,使得辅导过程匆匆结束,既损害了求助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心理辅导的声誉。

当然,价值中立原则不是不要价值准则,更不是要辅导者去赞同和迎合求助者的价值观念。相反,辅导者必须有非常明确的价值概念,并且对此心中有数。只有如此才能在实践中对自己的价值信念体系给求助者施加的影响有足够的预见性,并在求助者自愿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求助者。

(二)信息保密原则

信息保密原则是指未经求助者同意,辅导者不能以任何方式向任何人或机构透露求助者的一切辅导信息。几乎所有的辅导者都同意,信息保密原则是心理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有的甚至称它为心理辅导的“生命原则”。有违这一原则,辅导工作将毁于一旦。

信息保密原则之所以提到如此高的高度,一方面是因为求助者是基于对辅导者的信任和辅导者将为自己保密的前提才来寻求帮助的。在辅导过程中,求助者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自己的个人资料、生活情况、内心深处的隐秘,如果没有足够的信任感和内在安全感,辅导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交谈将流干表面和形式,不能深入到内心,也就不能满足辅导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反面说,如果辅导者违背了为求助者保密的原则,将直接损害求助者的利益。即使表面上没有直接或外在利益的损害,即使求助者的名誉没有受到损害,但实际上已经损害了求助者的尊严,有可能使求助者不再信任辅导者,不再信任心理辅导,甚至不再信任任何人,其结果是求助者“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后果十分严重。

尽管信息保密原则受到如此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完全做到却并不容易,甚至不时有违规的事件被报道出来。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者对保密的范围理解有误,认为只要将求助者的姓名等背景资料隐去就算是保密了,殊不知求助者的一切信息,包括会谈内容、辅导者通过观察或心理测验所获得的信息都属于保密的范畴。二是在课堂教学和科研论文中引用案例资料,保密处理不够严密导致他人可以对号入座。三是辅导者面临某些方面的冲突和压力而致使自己有意无意地泄密。如果不幸碰到有关人员对辅导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那辅导者所面临的压力和冲突就会很大。比如学校心理辅导员在面对自己的领导和学生家长时,没有处理好对学校和家长负责与为来访学生保密之间的关系,或是屈从于领导和家长的压力而未尽到保密的职贝。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遵从这一原则,辅导者必须对以下几点予以特别重视和注意:

1)辅导过程中所获得的求助者的一切个人信息都属于保密的范畴;

2)辅导机构和辅导者个人在记录、保存和处理求助者信息档案的过程和行为都应该有明确、详细的保密规定和要求,如不能将辅导档案带出辅导室,无关人员不能随意或轻易地接触或查阅辅导档案;

3)不能将求助者的信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

4)在课堂教学、科研论文或案例研讨中引用有关的案例资料,必须加以适当的保密处理,并避免涉及与主题无关的个人隐私资料;

5)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辅导者要审慎处理为学生保密及与校方和家长合作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保护来访学生的利益。

6)在某些特殊或紧急情况下,如有必要,辅导者可以向有关机构或个人,适当披露求助者的信息。这些特殊或紧急情况包括求助者自杀、伤害他人以及破案、法庭调查等,在这些情况下的信息披露,辅导者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披露范围。

(三)方案守法原则

方案守法原则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和求助者共同制定的辅导方案不能包括直接或间接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的内容。

之所以提到这一原则,一是提醒辅导者注意不要片面理解以求助者利益为重、尊重求助者等辅导信念和准则,无原则地迎合或迁就求助者,对求助者的要求有求必应,而应确保辅导目标和方法定格在合乎法理和伦理的准则范畴内;二是提醒辅导者作为个人要在法理和伦理方面做一个合格公民,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

在辅导实践工作中遵从这一原则,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求助者在辅导过程中陈述了自己明显的犯罪行为或犯罪意向,如杀人、放火、盗窃、强奸等等,无论是已有事实还是行为意向,辅导者都要有明确的态度,或劝其自首,或报告有关机构或个人;

二是如果求助者的辅导要求有违社会公德,辅导者有必要向求助者明确指出其中的利害关系,清楚表明自己的态度,引导和帮助求助者辨明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抉择。例如,一个学生求助者在辅导过程中谈到他的室友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多次谈话和抗议也无济于事,碍于情面,他没有报告老师,于是想到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妙招”,可是又发现自己胆量太小、心虚,因而请辅导者训练自己的胆量。对此,辅导者应正确把握辅导的目标和方向。

(四)真诚尊重原则

真诚,即“真诚可信”,它是指辅导教师与来访者赤诚相见,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诚心诚意地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从而使当事者产生可信。可靠的信念。这是个别辅导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尊重,即“尊重事实、尊重当事者”,它是指辅导老师要尊重当事者的人格,尊重当事者的真实问题。当事者一般都受过一定的心理挫折,他们的自尊心受过伤害,或者受到伤害的威胁,感到无人能理解他们的痛苦,才来辅导室寻找帮助的。如果辅导老师能够尊重当事者,这个尊重的本身,就是一帖“良药”。有的来访者到咨询室痛契了几次,他们的悲痛情绪得到了宣泄,“心病”就不治而愈,因为她感到咨询者尊重她,理解她。

当事者带着心理问题,前来寻找心理上的帮助,对辅导教师是抱有一定的期望的,但是与辅导教师过去又不相识,对辅导教师是否能真正帮助自己又有些疑虑,这是一种矛盾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辅导教师对当事者赤诚相见,就有可能使当事者的顾虑初步解除,从而向辅导教师畅开心扉。要做到这一点,辅导教师对当事者必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当事者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帮助的,他是诚心来寻找帮助的,是对我的信任。辅导教师要尽力帮助当事者体会到辅导者的诚意,才会对辅导教师产生可信的感觉。古语日:“诚则灵”。有了这种真诚可信的感觉,个别辅导就有一半成功的把握,另一半则要靠辅导教师扎实的辅导技术与技能以及丰富的阅历,敏捷的思维。

尊重当事者,要在聆听当事者的诉说时适当地运用开放式或闭锁式的提问,并且注意与当事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面部的表情,眼光的接触,身体的姿势等一系列非语言的体态,使当事者感到自如、舒适。

要尊重事实,通俗来讲就是尊重当事者所需要的心理帮助的事实。这个事实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辅导教师要运用扎实的心理学基础,丰富的生活经验,仔细的观察能力,认真地从来访者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中觉察出当事者的心理问题,在辅导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切忌主观武断。否则,就达不到辅导的目的。这好比医生认真地诊断病人的毛病一样,病症找准了就能对症下药。当事者的心理问题找对了,辅导工作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五)理解原则

理解的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

很多人会曲解理解与同情,往往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混淆,其实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情”只涉及到对方感情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而理解则要进人对方个人的精神世界。理解原则要求辅导教师进人当事者的精神世界,就如进人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样,要求辅导教师理解和分担当事者的各种负荷能力。为了更好地区别同情和理解,下面举一例来说明。当一个当事者谈到自己在班级里当众被辱一事时说:“我当时真是气极了,真想拿把刀把他捅死,我也不想活了。”

(同情)辅导教师:“你告诉我,他是谁,我去找他算账,帮你出一口气。”

(理解)辅导教师:“在当时的情况下,你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不是感到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

显然,前者,辅导非但失败,辅导教师还可能犯法。后者,既表示理解,进入了当事者的精神世界,又清醒地保持辅导教师的角色。因而同情与理解是有原则的区别,有的学者将理解翻译成“同理”,也有的译成“共情”。“‘同理”与“共情”到底是什么,这儿不作深究,只要能把握好与同情的区别就行了。

(六)整体原则

做事情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预先的框图,来引领、指导、统筹我们做这件事情。辅导也是如此,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整体的原则概念。

所谓辅导咨询的整体原则,是指辅导教师要用系统论观点指导辅导,注重来访者心理素质与心理问题的整体联系,个体心理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内在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人的心理障碍既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有联系,也与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学校教育有联系。辅导教师对当事者必须要有深人的、通盘全面的了解。例如,当事者有学习障碍,就要了解他的智力情况/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居住环境,家庭中父母受教育情况,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师生关系,交友等方面的情况,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当事者心理障碍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才能正确地对当事者进行心理上的帮助,才能取得心理辅导的效果。整体原则,并不是平均使用力量,也不是辅导教师走出辅导室去改造社会环境,而是为了通过全面的了解情况后,分析出当事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从而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因素,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有效地帮助当事者克服心理障碍。

(七)差异原则

如同世界上找不出两片一样的叶子,辅导对象也都是不同的,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同的。这样,辅导的时候就要注意差异对待,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差异原则”。在进行此那个辅导的时候,要注意对象的个别差异,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心理辅导的活的灵魂。心理辅导要有成效,必须对当事者作具体分析,否则就是瞎子摸象、对牛弹琴,心理辅导则一事无成。

差异原则要求辅导教师从当事者的年龄、性别、语言、体态语言、智力情况、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人手,找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他们的心理障碍。辅导教师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谈话口气、体态语言对当事者作出不同的辅导建议。

每个当事者都有自己的一个神秘的心理世界,辅导教师要用心去区别。只有区别清楚,才能正确帮助当事者排除心理障碍。

()自律原则

自律原则源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因而自律原则又称“当事者中心原则”,它是指辅导教师帮助当事者挖掘出自己的心理潜能,来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每个来访者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潜能,咨询者的责任是帮助来访者将这些潜能发掘出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积极的内驱力排除来访者一时出现的心理障碍。 

罗杰斯认识到自我意识在心理失调者身上表现出来的重要性时,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非指导性疗法”。这个原则是现代心理咨询所极重视和讲究的一条原则。自律性符合哲学上关于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咨询者不是把来访者看作病人,而是看作朋友。咨询者主要不是为来访者开药方,而是同来访者商讨;不是一本正经的指导,而是提建议,让来访者自己去选择,允许有不同见解,允许有一个挑选过程,使咨询者的建议变成自己的意愿,自觉自愿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这就是“助人自助”。

    以上所提到的八大原则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辅导教师在个别辅导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含糊地执行这些原则,绝对不能随意破坏那一条原则,只要破坏了其中的一条原则,也就破坏了整个辅导原则,心理辅导不可避兔地失败。在这一点上,任何辅导教师决不能掉以轻心。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要求

(一)同理心

同理心又称为共情、神入、同感等,是心理辅导中较难把握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要进入求助者的情绪和想法参照系统中,以求助者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求助者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以求助者的想法去推理他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求助者的独特感受,才能通过表示理解的语言来表达与求助者站在“同一立场”的愿望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能使辅导双方建立起融洽的辅导关系。因此,同理心在促进心理辅导关系的发展和提高辅导效果方面有着相当明显的作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辅导者就曾指出:“人们常常低估了这点——辅导者的在场与共情倾听构成了一个能提供给他人的最有力的帮助与支持的来源”。

同理反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站在求助者的立场充分理解求助者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二是要将这种理解准确传达给对方;三是促使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和问题有更深层的思考和认识。例如,一个求助者说:“我常常觉得活着太没意思了。”同理的反应应当是,“那一定叫人很烦恼。你知道是什么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吗?” 相反,如果你回答说“呦,小小年纪就说活着没意思,长大了怎么办?”甚至说“你懂得什么叫人生吗?”这种不恰当的同理反应很可能会造成辅导关系的中断。

对求助者的同理主要体现在辅导者的言语反馈上。同理式的反馈要求辅导者不仅要能反映求助者说话的内容,还要能反应求助者言语中所隐含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冲突。卡可夫(R.Carkhuff)和皮尔斯(Pierce)根据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反应情况,将同理分为5个等级:

第一级: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反应仅是一个问题或否认、安慰及建议。例如:

求助者:我想同父亲和谐相处,可行不通。他对我太严厉了。

辅导者的反应:我相信将来总会行得通的。[安慰]

或者:你应该努力去理解他的观点。[建议]

或者: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相处呢?[问题]

第二级:辅导者只针对求助者信息中的内容或认知成份做出反应,而忽视了求助者提供的情感信息。 第二级反应的辅导者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与父亲的关系正处于困难时期,是吗?

第三级:辅导者的反应中虽然包含有理解,也针对求助者提供的信息中的情感和意义做出了反应,但缺乏指导。第三级辅导者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尝试与父亲相处,但又不成功,因而感到沮丧,是吗?

第四级:这一级辅导者的反应不仅辨明了求助者的情感,也指出了信息中所隐含的求助者的不足之处。第四级辅导者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似乎无法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想让他对你宽容些。

上述中“你无法接近”就隐含着求助者应负的没有接近父亲的责任;

第五级:辅导者的反应不仅包含了第四级的所有反应,另外还提供了求助者能够采取的措施。第五级反应的回答是:

辅导者:你似乎不能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需要他对你宽容些。你是不是可以采取这样一个方法,即向父亲表达你的这种感情。

上述“向父亲表达你的这种感情”,就是向求助者提供了能够缓解父子关系的措施。

作为辅导者,至少要达到第三等级的同理,否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辅导者缺少同理,甚至产生对求助者批评或不耐烦的情形,导致求助者失望或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可能以后不再来辅导。

求助者觉得辅导者不了解自己,感到很失望,自我表达逐渐减弱,甚至终止。致使辅导者可能会抓不住求助者问题的关键,进而为求助者提供不适当的辅导方向和辅导建议,严重的会使辅导关系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可见,同理程度的高低,不仅反映辅导者本身的专业水平,而且直接影响求助者对辅导者的信任程度,影响辅导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充分的同理呢?

穆哥特伊德(S. Murgatroyd)为我们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办法,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与其他人,如工作或生活的朋友、亲戚、家人一起练习对对方谈话内容的反应,即请对方讲一段话,然后用你的语言把这段话的内容反馈回去,让对方来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了对方所讲的话的意思,有没有一种同理的感受。

如果没有人可以交流的话,就试着想象一下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下人们争吵、高兴时,或者是求助者对你讲述事情时的表情、情绪等,尽可能使这些图像能准确地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来。

如果你不是一个喜欢运用视觉思维进行想象的人,那么就采用语言描述的方式,用你所能想得到的所有词汇来讲述别人对你讲述的各种情景。

努力使你自己在有关情绪方面的词汇变得更为丰富,应用字典、小说、电影或其他材料,以便你能说出任意一种感情像什么一样。

同理不仅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人与人交往所必需的。许多人产生人际交往困难,就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具备同理心的缘故。要知道,一个善于分享别人的快乐也善于分担他人忧伤的人,一个能真诚地做到知人之所知,感人之所感的人,不仅能缩短人际距离,疏通沟通渠道,增进相互间的关系,也会为自己赢得许多朋友。相反,一个遇事只想到自己,只顾按自己的感情用事,不懂得关心、体恤别人,对别人的喜怒哀乐漠然处之的人,是难以同他人建立、发展和维持密切关系的。因此,在与家人、同事、朋友交往中也需要同感技术。

(二)接纳

接纳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又称为无条件关注或尊重。罗杰斯本人是这样界定的:“我使用接纳一词来指对他作为具有无条件的自我价值的人的一种温暖关注——无论他的条件、行为或情感如何,他都具有价值”。这意味着,辅导者要想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首先要接纳求助者,相信他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无条件地接纳他的优点、缺点、弱点,接纳他所面临的挫折和困难。其次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应以开放、真诚的态度与求助者沟通交流。要给求助者这样一个理念“自己是有缺点和不足的,但是辅导者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只有这样,求助者才会感到自己处于一种十分安全的境地,才会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我的心灵。

例如,一中年男子来辅导时,这样说道:“我奋斗到今天,该吃的都吃了,该玩的都玩了,该有的也都有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人生很空虚。我常常在想,每天劳碌奔波,究竟是为了什么?”假如辅导者不接纳求助者的人生态度,就可能这样回应:“想不到你的思想竟如此消极,实在太不应该了。”或者“我不能接受你用这种灰色的调子来描述自己,你如今已是壮年,妻子贤惠,孩子又聪明,我想你该知足了。”或者“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社会责任呢?”无疑,这些不尊重的语气、不接纳的态度是不利于辅导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的,甚至会影响辅导的进程。

那么,怎样来表达对求助者的接纳呢?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接纳是通过言语的表达和非言语的表示来加以体现的。

言语的表达。两种基本的传达接纳的言语形式是“增进”及“赞赏歧义”。

所谓“增进”是指对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做法、行为直接表示赞同和欣赏之意。如“你的领悟力真强”、“你的语言表达非常流畅”。这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对很多人来说,在日常生活中直言欣赏一个人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如家长表扬孩子、老师表扬学生、上级表扬下级等等。但它的作用却又是显而易见的。

赞赏歧义则是指在对对方的观点和意见持不同看法、有所保留时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不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给予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的与你交换。如在出现不同意见时,运用“赞赏歧义”的方法就可以说:“我不理解你的想法,但我相信它总有正确的一面。”或“虽然我不理解你的想法,但我支持你说出来的权利”。

人际交往中发生意见相左是常事,但处理不当会导致许多矛盾,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我们能运用赞赏歧义,在持有不同意见时依然能理解和欣赏对方,这不仅是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和接纳。

非言语的表示

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所表现出来的关注、回避、蔑视等神态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交流。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曾作过一个实验来证明眼睛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心理学家让一些大学生在课堂上按某个信号统一行动,要求他们听到信号时统一行动抬头看着讲课的教授,再一听见信号,统一低头不再理睬讲课的教授。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有趣。当同学们一起抬头看着台上讲课的教授时,教授马上就有了精神,讲话大声、流畅,思维活跃,完全进入一个自我陶醉的世界里。当信号一响,大家都不看他时,教授像受了重大的精神打击一样,茫然不知所措,激情全无,思维迟钝,照本宣科。这个实验结果充分说明眼睛特别是目光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了解和影响一个人的时候,就应该注视对方,并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通过目光传递对对方的接纳和尊重。

体态语。体态语是指身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所传达的一种对对方的接纳和尊重。如身体前倾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接受;身体后倾则表示疏远、蔑视;身体不断摆动代表不安、烦躁,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和紧迫感。下表列出了有效和无效的体态语对人际交流的影响。

有效和无效的体态语行为

无效的应用

体态语表达方式

有效的应用

以下行为可能会

导致谈话减缓甚至终止

以下行为鼓励谈话继续进行

因为它向别人表示接纳和尊重

面无表情

回避、轻视、呆视

后仰

不停的抖动

双手放平、手心向下

面部表情

   神

    姿

   

微笑、鼓励

有规律的注视

前倾

靠紧双腿

双手弯曲,手心向上

……

总之,目光、体态语、言语等等都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理解、接纳和支持。它会使你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也会使你的辅导工作更有效果。

(三)真诚

真诚是心理辅导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所谓真诚是指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应该以“真正的我”出现,开放、自然、诚实、可靠、真心实意地投入到心理辅导的全过程。美国心理咨询专家伊根(Egan)就曾说过:“一个真诚的心理咨询人员不会将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的背后,帮助他人已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部分,决非是扮演一个临时的角色和带上或脱下一个面具”。

真诚对于有效辅导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缩短辅导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距离,加深求助者对辅导者的心理认同感,使求助者在辅导者创设的真诚、接纳、同理的氛围中慢慢放下自己的面具,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我、认识自我。

具体来说,真诚的表现就是辅导者开诚布公地与求助者交谈,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让求助者去猜测你谈话中的真实含义,或去想象你所说的是否还提供了什么别的信息。此外,真诚还意味着辅导者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不戴面具,大方自然。

那么,作为辅导者,可以通过那些方面在辅导中表达真诚呢?

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业资深从业者科米尔夫妇(S.Cormier & B.Cormier)认为有效的表达真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支持性的非言语行为。辅导者可以通过恰当的支持性的非言语行为来传递真诚, 这些行为包括目光的接触、微笑以及朝向求助者的倾身而坐。特别是辅导者做出与求助者反应相称的行为时更能表示真诚,如有规律的而不是持续地盯着求助者,用适时且恰当的微笑回应求助者的情绪等。

不过分强调专业角色。在辅导过程中,只有不过分强调自己的专业角色、专业权威、专业地位的辅导者才能使求助者觉得真诚。过分强调自己所处的位置、扮演的角色会造成求助者认为辅导者与自己的情感距离太大,缺少真诚、同理,从而降低辅导的效果。

一致性。一致性意味着辅导者在辅导过程中的言行和情感应协调一致。言行一致的辅导者给求助者带来的心理体验是安全感,可使求助者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同时,求助者与这样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辅导者沟通,本身就在学习如何进行健康的情绪管理,学习如何真诚待人、信赖别人。

自发性。自发性即是在没有刻意或做作的行为情况下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发性还意味着辅导者在没有仔细考虑要怎样说或做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机智。然而,自发性不是让辅导者向求助者说出任何想法或情感,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情感。罗杰斯建议,只有当不利的情况持续不断,或他们干扰了辅导者传递同感和接纳时,辅导者才向求助者表示自己的负面情感。

适度的自我开放。自我开放是指辅导者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求助者披露个人的情况。辅导者自我开放的作用在于:

①创设一个开放而有益的辅导气氛。有些报道显示,求助者倾向于认为,自我开放的辅导者要比不做自我开放的辅导者更加敏感和热情。

②缩短辅导者与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距离。

③促进求助者开放自己的程度,尤其是促进求助者的情感表达。

④引起求助者对自己行为知觉的变化,帮助求助者形成新视角,从而发现、认识真正的自我,以便设定合理的辅导目标和方案。

但是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对于一些可能会伤害求助者的话,我们不必说出来。事实上,辅导过程中需要的是具有治疗功能的真诚,而不是破坏性的真诚。例如,一位求助者说:“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做啊!我很害怕,因为我不能再错了,你一定要教我怎样做啊!”如果辅导者这样回应:“你真让我头痛,老是这样永远不费神去自己思想,总是依赖他人,我真是服了你。”或许,这是辅导者的真实想法,但这样直接地说出来会伤害求助者的自尊心,令求助者更加紧张、无所适从。具有治疗功能的真诚应该这样:“对不起,我已经尽力而为了,要分析的也帮你仔细分析过了,问题的关键是你似乎不打算自己努力去改变。或许,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各人的责任这个问题,好吗?” 因此,真诚与其说是技巧,还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态度。正如有学者所言:人在自己人生上和帮助他人上的追求,其实都是对真诚的一种寻觅,其中包括了个人内在相交和与他人相交两方面的真诚。

真诚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现在有许多人由于受到社会的一些负面影响,逐渐形成了隐藏自己、保护自己和与人疏远的倾向。不少老人、成年人对后辈的教育中也会灌输“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观点,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习惯性的伪饰自己,不愿表里如一地与人交往。这种长期形成的自我疏远和缺乏真诚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对每个人和整个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作为心理辅导者,首先应树立一种人际真诚相待的信念和态度,以真诚之心对待生活和工作。

(四)倾听

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之一,也是辅导中认识对方的第一步。但是,心理辅导中的倾听要求辅导者不仅仅是带个耳朵去听,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肌体、感情和智力的整体投入,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念等。这种倾听,有人称之为“投入式的倾听”,因为只有这样,辅导者才能对求助者达至高度的同理,达至对求助者问题的广泛了解,才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所以,一个心理辅导者要善于倾听。

善于倾听,首先表现在辅导者要注意倾听时的表情。因为你的表情可向求助者传达你对他谈话的关注和你对他尊重的程度。有的辅导者喜欢在听的过程中身体左右摇摆、东张西望或是摆弄手里的笔甚至打哈欠这样的小动作也随之而来。这些不适当的行为会给求助者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既容易伤害对方的感情,也容易使对方对辅导者产生不信任感,对心理辅导失去信心,导致辅导关系的中断。倾听过程中应重视眼神的配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方可以从你的眼神中读出关切、同情、赞许等更多与交谈内容相关的感情。适当的点头,或者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你对谈话的兴趣和赞同,可使对方更加信任你。

善于倾听,表现在辅导者要注意倾听的耐心。有些求助者来找辅导者,不一定是寻求什么心理援助,他只是需要一个宣泄的地方,一个听他讲话的人。在尽情倾诉的过程中,他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泄内心的不满、理清自己的思路、重新找回自我。但有的辅导者在刚听了求助者的问题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提意见、分析原因、提供支持,使求助者变成了倾听者,从而影响了辅导关系的正常发展。

善于倾听,表现在辅导者要学会听出求助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求助者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表现出“欲语还休”或是“说一半留一半”的特点,作为辅导者,就要学会分析这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求助者对辅导者不是十分信任,用话试探对方。

十分隐秘的问题,不愿暴露。

天性喜欢说话“绕圈子”。

要善解言外之意,就要求辅导者倾听时,要注意留意求助者的表情、语气,对求助者的言语进行感受、理解和联想,进行准确的推测,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状态。

心理学家曾研究过推测“弦外之音”的各种方法。例如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曾设计测量人的感情的“晴雨计”,在特定时间里,通过比较某人表达不满情绪的字词频率和表示欢乐、满意的字词频率来推断他的心情好坏。如果一个人在一段特定时间内老是抱怨“讨厌的天气”、“糟糕的环境”等等,并且次数多于对生活中满意事件的表达,就可初步推断这个人的心情不怎么好。

学会倾听,辅导者还要克服下列因素的影响:

辅导者对求助者信息的误解。

辅导者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忽略了求助者的感受。

学会倾听,辅导者还应常常评估自己倾听的水平。每次会谈之后,可以想想,自己是否积极的倾听,求助者的哪些话含有言外之意,那些原因影响了双方的倾听过程。经过长期的训练,辅导者一定能练就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并营造一个温暖、信任的辅导氛围。

(五)观察

曾有心理学家提出:信息的表达=7%语调+38%声音+55%表情。因此,在辅导会谈中,辅导者不仅要倾听求助者的谈话,而且要注意观察求助者的非语言行为,以更好地了解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和内心的真实思想。比如,若求助者有紧张、神经质等情绪或内心活动,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非言语行为:不安地东张西望、脸上肌肉痉挛、频频搓手、眼神不敢正视对方等。对这些行为的观察、理解有助于增加辅导者对求助者心理问题判断的准确性,也容易增进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同感、接纳和真诚。

一般来说,辅导者的观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服饰。

服饰表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身份或所属的职业性质。我们可以从对方的服饰颜色、式样、细节修饰、整体搭配等方面观察到对方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现象。如曾有一位焦虑过度的求助者,第一次来辅导室时,衣服颜色暗淡、老气、没有任何修饰。随着辅导的加深,心理焦虑的缓解,她的服装颜色开始由暗到浅,也有了装饰品。

一般来说,不同的服饰打扮可反映出求助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如:

①着违反社会习俗的服装,怀有强烈的优越感。

②注重部分修饰的人,自我意识强,有的借此掩饰自己的弱点。

③爱穿华丽衣服的人显然具有强烈的自我显示欲和金钱欲。

④一个多数穿朴素服装的人,属于顺应型的人,或者缺乏主体性。

⑤对社会流行状况十分敏感的人,属于适应潮流型,这种人对自己缺乏信心。

⑥对流行样式漠不关心的人,个性很强,同时也怀有某种冲突与矛盾的心理症结,但又缺乏协调性。

⑦有时候突然改变服装的色彩样式的人,情绪极不稳定,也许是受到突然的刺激,也许是怀有新的决心和构想。

2)表情。

有句俗语说“看人看相”,的确,人的面部肌肉是最能反映人的内心情感世界的活动的。如愉快时,人的脸部肌肉向上涨,不高兴时,人的脸部肌肉下沉;快乐时,展眉舒颜,生气时,横眉冷对;此外,如愤怒时咬牙切齿,羞愧时面红耳赤等都能表达求助者的一定情绪。因此,在辅导过程中,辅导者要注意观察求助者的面部表情所传递的情绪反应信息,以便随时调整辅导的内容与方向。

在面部表情上,辅导者还要注意求助者目光所传达的信息。辅导中。如果对方郁郁寡欢,那么他不看人时多于看人时;如果对方自认为地位低于辅导者,听讲时投来的目光就会多于自己讲话时;心怀抵触时,求助者会斜眼瞥视,显示怀疑、疑问和不信任的态度。女性一般比男性更爱直眼看人,注视人的时间往往更长。理解目光交流的这些规律,有助于辅导者更好地与求助者达到同理的了解。再如,辅导过程中辅导者要仔细体察求助者视线的转移或中断的意义。比如,你若对一求助者说:“当一个人说自己的情况时,总是感到很困难,是吗?”对方回答说:“我可不这样。”但在谈话过程中却带着苦相,眼睛看着别处,此时面部表情和目光所反应的信息比言语更为重要和真实。再比如,你对求助者说:“我这样解释你的问题,你觉得恰当吗?”对方回答:“很好啊”,但目光和表情流露出的却是不以为然的神色。这说明求助者并未真正领悟辅导者所提供的参照体系。所以辅导者要仔细体察对方的目光所含的意义,以真正了解求助者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反应。

3)声音。

除了面部表情外,人的声音特征,如音调、音高、音速等的变化等也可以表现人的感情状态。如气愤时,人会不由自主的提高嗓门,加快讲话速度;也可能沉默是金,一言不发。兴奋时,人的讲话语调会升高,频率会加快。当然,同样一句话,人在气头上、高兴时、愤怒时、玩笑时或冷酷时说出的语气、语调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表达的意义也不一样。比如说:“我恨你”。辅导者要通过练习学会区别。

一般来说,人的情感在声音上的表现有这样几方面:

①声音的高低。声音的提高表明了求助者对所谈事物的看法(如强调、重视)和情绪(如激动、兴奋等),而音调的降低恰好相反,可能表明对方主观上意识到所谈的内容与人们的一般看法不一致,或正是说到了使之痛苦忧郁的部分。音调的提高常常表示烦恼或警告,而音调的降低则可能表示强调或怀疑。

②语速的快慢。说话节奏的变快可能表明情绪的激昂与兴奋,而节奏变慢可能说明对方正在进行某种思考,或是说出某事在心理上尚有阻力。在许多情景下,说话节奏快表明人烦恼和焦虑的心情。

③摩擦音和开朗的声音。这种声音成分与生理上咽喉器官的肌肉紧张的程度有关。人越紧张,摩擦音就越多越明显。而人们轻松时的讲话,声音会变得流畅、可靠。

总之,对求助者的观察是多方面的。只有准确的观察,才能增加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提高对求助者的同理、真诚,因此,辅导者一定要在观察上多下功夫。

(六)提问

提问也是心理辅导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在谈话中,无论是要了解求助者的各种情况,还是要调控谈话的内容,都要使用提问的技巧。 辅导人员常采用的提问技巧有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等。

1)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是指辅导者运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等语词开始的提问,目的是引导求助者更多地讲出与自己心理问题有关的情况、想法、情绪等。很多心理辅导专家都认为提问是心理辅导会谈中最有用的会谈技术之一。

在开放式问题中,以不同语词开头的提问有着不同的作用,具体来说:

①以“为什么”开头的提问,如“为什么你的想法会是这样?”“为什么你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你?”,作用是希望从求助者那里得到更多较为具体的解释和回答,以便从中找出造成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原因;

②以“能不能”开头的提问,如“能不能告诉我,什么事令你这样烦恼?”,“能不能告诉我,你这样做的想法吗?”,可以说是最为开放的问题了。这种问题有助于求助者作出自己独特的回答。

③以包括有“什么”在内的疑问句开头的提问,如“什么样的情景令你最紧张?”“当时你心中的想法是什么?”作用是帮助求助者找出某些与问题有关的特定的事实资料。

④以带有“怎么”的问题的提问,如“对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你怎么知道别人有这种看法?”作用是引导求助者讲出自己的想法、看法,有助于辅导者了解求助者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

总之,通过开放式提问,辅导者可以获得有关求助者问题的详细、全面的背景资料,有助于分析求助者的问题之所在。

辅导者在使用开放式提问时,首先要注意留给求助者足够的回答问题的时间,以便求助者充分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即使有离题现象,也不要责怪或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可用提醒的方法来引导他们朝着主要问题的方向来谈。其次,有些问题要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以免过于咄咄逼人。辩论式、进攻式、语气强调的发问与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就可能在求助者心里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印象。前种发问会被求助者认为辅导者有责怪、反对自己之意;后种则会被认为辅导者是真心实意地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并帮助自己,从而开放自己,将辅导进行下去。

2)封闭式提问

当心理辅导的会谈逐步走向深入,辅导者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进一步收集有用的信息、缩小讨论范围、澄清事实和帮助求助者集中注意某主要问题等。封闭式提问常常以“是不是”、“有没有”、“对不对”等语句开头,比如:“你喜不喜欢老师?”“你有没有想过用其他的解决办法?”“我理解得对吗?”。求助者的回答通常是“是”、“否”或其他简短语句。

需要注意的是,封闭式提问的使用时间要适当,通常在辅导会谈的中后期才采用,同时,应用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封闭式问题不能提供较大的自由度给求助者,甚至限制了求助者自我表达的愿望和积极性,这样不仅妨碍辅导者对求助者资料的收集和对问题的广泛深入了解,也会对辅导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例如,一位初学心理辅导的辅导者曾和求助者有这样一段对话:

辅导者: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求助者:某某某。

辅导者:哪个系的?

求助者:地理系。

辅导者:你找我谈什么问题?

求助者:沉默。

辅导者:是不是学习上遇到困难了?

求助者:(摇头)

辅导者:是人际关系不好吗?

求助者:不是。

辅导者:是不是恋爱遇到了挫折?

求助者:也不是。

在这段对话中,辅导者基本上采用的是封闭式提问,结果不仅没有找到求助者的问题所在,反而会使求助者因为辅导者问来问去而生气,从而使辅导关系陷入紧张状态。所以,应用封闭式提问要适当。

为便于大家的理解和掌握,下面我们对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做一小结:

开放式、封闭式提问比较

类型

作用

提问方式

例句

开放式提问

1)开始会谈

2)鼓励求助者进行讲述或获得某些信息

3)希望求助者对其特别的行为、感受和想法进行举例描述

4)激发求助者交流的愿望

什么、怎样、为什么、何时、何地等疑问句开头

你觉得自己希望得到什么?

你觉得自己的不愉快是什么造成的?

封闭式提问

1)缩小讨论的话题

2)收集特殊的信息

3)确认问题和主题

4)打断喋喋不休的求助者

以助动词和情态动词开始,并以是和不或一个短句回答

在我们讨论的所有问题中,哪个问题最让你困扰?

 

(七)反应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除了要注意倾听时的投入、合理的运用提问技巧外,还需要通过对求助者谈话、情感的及时反应,来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进而找到求助者问题的症结所在。反应的技巧包括:

1)鼓励

辅导者在倾听时,不仅要能听出求助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以及求助者的所思所想所感,而且要让求助者觉察到你在认真地听他讲话。要通过各种形体语言,如不时地点头、微笑或简短的词语如“嗯……嗯”、“对对,是这样”或“我想象得到”等回应来增进同感,表示接纳,以鼓励求助者讲下去。

2)释义

释义是指辅导者对求助者所讲的一些有关其问题的重要内容,如问题产生的经过、与问题有关的人和事等言语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再用辅导者自己的语言将求助者的主要想法反馈给对方。如,求助者说:“我和我丈夫经常在管教孩子的问题上发生争吵,他认为我太唠叨,我觉得他太严厉。”辅导者的释义反应可以是:“听上去你与你丈夫在如何管教孩子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看样子你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

在与求助者的交流中,运用释义的目的在于①通过释义反应让求助者确认你对他的信息的理解和接受。②表明辅导者对求助者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助于引导谈话内容的深入进行。③帮助求助者集中注意于那些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境、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重复同一个内容。④鼓励求助者做出决定。正如有心理学家观察到的那样:“释义对于需要作决定的求助者经常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重复关键词语和思想会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那么,怎样运用释义这一技巧呢?请看下面的例句:

求助者:对我来说,这段时间实在是艰难,要写作,要操持家务,还要花时间辅导儿子的功课。我不断安慰自己,这种紧张的生活总有一天会过去的。

释义自问1 :求助者告诉了我些什么?

            同时做许多事对他来说很累。

释义自问2:信息的内容是什么?求助者讨论的是什么人、物、思想或情境?

           需要同时写作、做家务和辅导儿子功课。

释义自问3:准备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回答求助者?

(我准备用句子“听上去”或“有”来回应。)

释义自问4:怎样将求助者讲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听上去你现在有许多事情需要花时间来做,你觉得很累,是吗?

释义自问5:如何知道我的释义是有用的?

           注意倾听求助者是否肯定它的准确性。

由上可知,释义反应(即辅导者的内心对话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辅导者在心中重复或回忆求助者的信息——他告诉了我些什么?

第二步:辅导者辨别信息中的内容部分——在他的信息中存在什么样的情境、人物、物体或思想?

第三步:选择适当的语句进行释义——应使用什么合适的语句?

第四步:运用所选择的语句将求助者信息的主要内容或思想用辅导者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怎样将求助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第五步:通过倾听和观察求助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释义的效果——如何知道我的释义是有用的?

3)情感反应

求助者在辅导会谈中的言语表达,都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辅导者除了要对求助者言语的内容做出反应外,还应对求助者的情感给予反应。这样既可以帮助求助者了解、区分、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辅导者的情感投入,达到同理。例如,对具有愤怒和敌意的求助者,辅导者可以这样反应:

“看起来,你好像气得不得了。”

“听起来,你好像恨死他了。”

“好像你对这件事的整个安排都很厌恶。”

这样的情感反应,像一面“情感镜子”,令求助者能透过这种清晰的反应来了解自己的敌意情绪,从而给他提供了一个自觉、自发、自动去修改的机会。

情感反应的技巧包括以下五步:

注意倾听求助者言语表达中使用的情感词汇。

注意观察求助者言语表达时所伴随的非言语行为,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

寻找一个合适的语句进行情感反应。最好是与求助者所使用的感觉词相匹配。如匹配视觉词汇的例子:

“我的眼睛告诉我你正在生气。”

“你看上去正在生气。”

与听觉匹配的例子:

“我的耳朵告诉我你正在生气。”

“听起来你似乎正在生气。”

辅导者用自己的语言把从求助者那里获得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中的情感再反应给求助者。

在语句中加入情感发生时的情境。

评估自己的反应是否有效。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如何运用情感反应:

求助者:看,学校有许多让人讨厌的校规,真让人受不了,我不喜欢学校。(粗哑而高声地说)

辅导者(内心对话过程):

第一步:求助者用了什么样的情感词汇?

不明显,但是像“讨厌”、“受不了”、“不喜欢”等词语可以暗示出强烈的情绪。

第二步:求助者的声调和非语言行为暗示了什么样的感受?

生气,受挫折。

第三步:选择怎么样的情感词汇能够准确描述求助者的情绪程度?

愤怒、受到限制、不喜欢。

第四步:与求助者使用的情感词汇相匹配的恰当的语句是什么?

用“好像是”、“显示出”、“看起来像”等匹配求助者所用的“我能看出”等词。

第五步:求助者情感发生的情境是什么?

校规

第六步:我怎样知道我做出的情感反应是否准确、有帮助?

注意观察和倾听求助者的反应——他是肯定还是否定自己有讨厌学校的情感。

辅导者的实际情感反应:看起来你很讨厌那些限制你的学校规则;或者,对于学校的规定,你好象很不满。

4)归纳总结

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会谈,辅导者需要把求助者所说所讲的事实、信息、情感、行为反应等给予分析综合并以概括的形式表述出来。归纳总结可以说是会谈中辅导者倾听活动的结晶,他把求助者的有关资料清理成串,分门别类,并将其主要问题反映给求助者。如“在你刚才讲述的三种情境中,我看到一个你非常关心的事,就是你十分在乎别人的评价。对吗?”

归纳总结是辅导者每次会谈必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在结束会谈时进行,也可以在会谈中随时应用,只要判定对对方所说的某件事情的有关内容已基本掌握即可。比如:“从前面所说的情况来看,你的自卑主要与你对自我的形象不满有关。你觉得自己太胖了,是吗?”

那么,怎样做好归纳总结呢?

回忆求助者表述的信息,并在心中复述这些信息:求助者讲述了什么?关注些什么?考虑些什么?

通过向自己提问,如“求助者多次重复些什么?”或“求助者反复提到些什么?”,来识别出信息中所存在的明显思维模式、主要问题。

选择合适的开始语句进行总结,在语句中用人称代词“你”,或直接使用求助者的名字,并使用与求助者的感觉词相匹配的语句。

下一步,使用所选择的语句和词汇描述信息中的主题,把多种因素联系起来,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总结复述给求助者。记住要使你的语调听起来像陈述而不是疑问。

通过倾听和观察求助者是肯定还是否定总结出的内容,以及总结是加强还是削弱了辅导者所关注的方向等,来评估总结的效果。

【例句】 求助者是一个10岁的女孩。

辅导开始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父母不再住在一起。我不责怪任何人,但它让我感到困惑。(低而弱的声音,眼含泪花)

辅导进行中:我希望他们能在一起。我似乎感到,他们不在一起和争吵太多都是因为我。可能我是他们不能住在一起的原因。

辅导者(内部对话过程):

自问1:就今天主要的内容和感受,求助者谈了什么?

主要内容:希望父母住在一起。

主要感受:伤心、难过、责任感。

自问2:求助者多次重复的是什么?

        她是父母关系破裂的主要责任承担者。

自问3:与求助者情感搭配的句子是什么?

        试图用“我感到”或“你感到”与她的“不明白”和“感到”搭配。

内心过程完成,辅导者为求助者进行如下的总结:

贝贝,今天开始辅导的时候,你觉得没有人对你父母的分开负有责任。现在我感到你觉得你自己有责任。开始时,你不觉得应责备谁,现在我觉得你感到自己应对父母的分开负责。

从上述和谐沟通的技巧来看,辅导中辅导者和求助者的沟通,对辅导者来说并非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记录事实与听取对方说话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引导、积极思考、情感投入的过程,它是辅导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阅读思考】

1.就心理辅导中的基本原则,举一、二实例证明其重要性。

2.如何才能更快在辅导者和求助者之间构筑畅通交流的桥梁?如何尽快让求助者感受到辅导者的真诚关注和准确理解呢?

3.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是有效的呢?在心理辅导的界定下我们需要一个包含哪些要素的沟通呢?

4.在很多的辅导情景中,作为辅导者的你至少知道在你面前的孩子对你是信任你的,你也知道他还年轻,你还知道你有能力可以助她解决困扰,可是问题不只在于如何去建立你们良好的辅导关系,现在需要你表达的时候,你该怎么说,才能完成你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徐光兴著,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