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洋泾”的源头
网络中心

许多同学都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洋泾中学并不在洋泾,为何要取“洋泾”的名字?老上海人都知道延安东路在百年之前是条古河道洋泾浜,而在洋泾浜以东很远的浦东新区境内也有个古镇叫洋泾,并有条洋泾港纵贯洋泾镇。在浦西洋泾浜与浦东洋泾镇之间的浦东潍坊新村又有所70年名校洋泾中学。零散于三处的“洋泾”地名形成了许多上海人心中的一个谜——何处才是真正的“洋泾”?

原来,百余年前,外滩洋泾浜的对岸确实有条连接浦西洋泾浜与浦东洋泾镇的河流——东洋泾,河因水通潮汐,便利航运而驰名,其流域也因而得名“洋泾”,东洋泾与黄浦江交汇处的陆家嘴则被称为“洋泾之源”。

19277月,在上海枫林桥道尹公署举行了上海特别市市政府成立仪式,上海从江苏的版图中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城市,新生的上海市划为17个区,其中浦东张家浜北,洋泾镇西沿黄浦江地域,就因东洋泾流经,而依照俗呼地名,命名为洋泾区。1930,民国政府上海市教育局新开4所公办中学,其中务本女中、吴淞中学、市北中学3所都是由老学校转制而来,193010月,上海特别市教育局在杨家渡创办浦东最早的市立中学,就因校址地处洋泾区而取名洋泾中学。1946年抗战胜利以后,洋泾中学还在洋泾镇的宝仁堂接管一所分校,分校后来独立发展成为浦东又一所名校——建平中学

2008-9-19 13-16-51.jpg

在浦东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东洋泾由西往东逐渐断流,残留的东段河道后因靠近定水庙而改名定水浜,在今北洋泾路、巨野路、名生路上,早年还建有跨越定水浜的桥梁。昔日东洋泾的古河道从今断流处继续西行,沿商城路北侧、梅园公园南墙,迤北经乳山路、银城南路入黄浦江。在银城南路畔,还残留有古银杏等河流见证。今日寻访古洋泾故道,会有从小住在东洋泾边的老人告诉你:他们小时候曾在东洋泾中沐衣、游泳,曾向往于古洋泾的桨声船影。东洋泾的湮没使“洋泾”地名由一个大区缩小到一个小镇。今天,远离洋泾镇的洋泾中学校名已成为见证古洋泾沧桑、见证浦东最繁华的陆家嘴地区百年巨变的唯一地名遗存。

 

相关链接:洋泾区设立

    1927年7月7,上海新西区枫林桥道尹公署举行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仪式,1928年,南京政府破例划出大片土地作为上海特别市范围,为了与以前的行政区划有所区别及管理上的方便,市政府将旧市乡一律改称为区,实际分为17个区:浦西的沪南、漕泾、法华、蒲松、闸北、引翔、殷行、江湾、吴淞、彭浦、真如,浦东的高桥、高行、陆行、洋泾、塘桥、杨思。这是近代上海设市划区的开端,也是上海近代城市意义的区的行政范围的开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