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喻导式教学”初探(一)
教科研室

上海市洋泾中学生化组   黄星

 

内容摘要: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会学习。

“喻导”,即比喻,引导、诱导。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比喻,启发、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运用“善喻启发”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使之“学时有趣、学后有用、寓育于教、寓教于乐”,形成长久的学力。

关键词:

比喻   引导   课堂教学

一、“喻导式教学”产生的背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智能尤其是创造潜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让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情感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方面,“情商(EQ)”比“智商(IQ)”更为重要,良好学习情绪、愉悦心理产生的根底是学习兴趣,这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在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在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学内容,而且还在于学生乐不乐于接受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能力加工状况,而且还要关心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状况,努力使学生在快乐、兴趣中接受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并努力促使学生将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其效果好坏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寓教于趣”,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对创设学习情境,运用“比喻”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通过“比喻”,启发、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智能的发展等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