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行为】第三次活动简报
洋泾中学工会

“学生学习行为研究”课题小组第三次活动

 

时间:2011-12-29              

地点:7 2

与会成员:关伟、赵爱萍、邬红、陈晓斌、张炜、刘力、罗洁、喻华、沈兰萍、王冬梅、凌杰、钟兴魏、邓琼

主持人:关伟

 

活动内容

一、上阶段工作汇报与总结

汇报内容:小组成员展示“让学生动起来”的个性化方法,并分析其利弊;

汇报工具:ppt和视频课例截取画面;

 

(一)刘力——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

1、语境

语言性语境是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

2、有效语境与英语教学

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处在开放状态,视觉和听觉也处于高度集中的注意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也就相当活跃。

3、相关课例:定语从句的讲解

1)课前活动:设计KWL 表格来调查学生对定语从句的了解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中活动:

A.大家都来猜

让学生猜猜看屏幕上的老师是谁,从而介绍定语从句的形式和意义,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定语从句的功能和形式。

B.走入哈佛

分发介绍哈佛大学的阅读材料,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哈佛大学的总体介绍,哈佛大学的昨天,哈佛大学的师生。每部分设计了相应的使用定语从句连接词填空、联句、改写段落的活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定语从句的语用功能。

C.重识洋泾

借鉴介绍哈佛的材料,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母校。

在介绍当中,学生能有意识的运用定语从句来连接句子。

3)课后活动:

将课堂的最后一个口头介绍落实到笔头上,先由小组同学互相批改,找到定语从句使用的不对的地方,更正之后,再交由老师进行批阅,巩固所学。

 

(二)罗洁——以地图为抓手的地理教学

1、地图与地理教学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既是教材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学习工具。

常见的地图教学方法:读图、指图、绘图

2、相关课例:

1)认识等高线(高一)

活动设计:以手背为底图,凸起的为山峰,凹陷的为山谷,画出等高线。

活动要求:好图展示,错图纠正。

活动效果: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知等高线的意义,课堂氛围也相对活跃。

2)复习等高线(高三)

活动设计:给出某张等高线图,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设计考题。

活动要求:覆盖相关知识点,题目要有梯度。

活动效果:学生较有兴趣,在活动中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喻华

1、关于让学生动起来的几点想法

1)实践出真知。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理论依据:学习的金字塔——学习一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Tell me and 1 will forShow me and I may notrememberLet me try and I understand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让我试试我会理解。即实践出真知。

2)我们的课堂改革一定要落到实处。

我们搞改革,教改、课程改革、课堂改革,不是为虚名,花头,好看,热闹,一定要落到实处。

3)一花独放不是春

针对我们学生的学情,我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定要让所有的人,特别是学困生们动起来。

2、让学生动起来的具体做法

1)看学生特点——因才施教

搭舞台表演法(针对乐于表现的同学)、展示法、面批法、任务驱动法、必须上交作业法(上课老师发 笔记纸)

2)看知识内容——看菜吃饭

上黑板PK 法(重思维的课堂)、小组合作(实验课堂)(化学知识整理复习的课堂)(练习的纠错)、联系实际生活(生活中的化学)

3)看课堂形式——因情下单

小品表演、老师融入进去(一个小组的成员)、故意设疑法、相互出题检测法

3、活动不足之处

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课堂缺乏创造性

2)学困生较难调动参与度低

3)女生在课堂中不够活跃

4)男生课后较懒散,活动效果得不到巩固

 

(四)沈兰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

课例: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课堂活动设计)

Step One (Pre-reading)

为了让学生对话题有个直观的了解,我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了关于virtual reality的英语视频,短短几秒钟就让学生理解了这个晦涩难懂的virtual reality概念,并请同学猜想本课的大概内容以此来培养他们预测信息的能力。

Step Two (While reading )

1)预先将课文内容打乱,课堂上将打乱后的段落发给各个小组,并且将每一段落的大意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请同学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文章的段落主题与段落配对。以此培养学生速度的技巧,通过上下文寻找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教师在此过程中对有问题的小组进行引导。   

2)请同学速读第一段,并要求学生对比今昔电脑的不同。大屏幕上展示四幅图,从最初的电脑房--- desktop ----computer with LCD screen--- laptop.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引起同学对计算机发展的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3让学生分角色理解课文的其他段落。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虚拟现实的定义,应用和利弊,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小组的活动并给予引导。)

Suppose you are …

--- a computer expert explaining what VR is (Para 2)

--- a gamer tell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dinary arcade games and VR games (Para 3)

--- a high school principal introducing how VR is used in his school (Para 4)

--- a car designer introducing how VR is used in his work (Para 5)

--- an architect introducing how VR is used in his work (Para 5)

--- a policeman introducing potential dangers of VR (Para 6)

通过分组进行,让学生分角色理解课文的各个部分。这个环节设计既可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能设身处地的去感受的virtual reality对我们的影响。

Step Three (Post-reading)

       Role-play

设计了这样的场景,Task: Suppose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decided to build a VR lab in our school. But some parents are concerned that the VR lab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tudents. Make up a dialogue between the headmaster and one of the parents using as many words you learned in the passage as possible.

此环节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另外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们可以利用文中新生成的词汇完成Role-play 的对话练习,加深新学词汇的印象。

 

(五)凌杰——迎合学生的心理世界来促使学生动起来

1、学生要面子,可以通过全班展示,来让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动脑动手

课例:(左手定则)

做预习案习题时,全班同学举起自己左手,当众演示答案

请一位同学当众举起左手演示答案

2、迎合男生特在乎女生面前形象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课例:(左手定则)

6分钟前后提问一名男生对左手定则的理解,先支支吾吾不敢回答,但当我说请旁边女生来回答时,他马上大胆说出自己心里自称只有一半不到自信的理解,而且上黑板大胆演示,结果他是对的

3、迎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会乐于去做小组的顶梁柱,怕被看成是累赘。

课例:(左手定则)

19分到30分,学生4人一组讨论3道左手定则练习题,达到共识,并且讨论好后每一组随机抽一名代表上黑板公布你们这一组的解题答案和思想方法。

4、利用小组内互相攀比监督互相施加压力,加强他们主动互相借鉴以增强课堂效果

课例:(左手定则)

13分到19分,学生4人一组实验。要求每一组同学都可以看临近小组的实验。

 

(六)邬红——调动学习热情

1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根本方法。

1)学生主动要学,老师不让他动都不行,会主动做题,上课主动问,下课和老师约时间来问。

2)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化学课上让学生做实验,或者看老师做演示实验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睡觉的同学也会醒过来。 

2、对于学习没有热情的同学,需要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1)课前预习案,填空式的,做好后老师要检查,没有做的话要有一定的措施。比如:放学留下来补做,是一个好方法。

2)让化学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

3)高三学生我采用的是预习和检测相结合。

4)让学生找题目来说明重点和难点的考核方式。

5)让学生找题讲题。

3、不足之处

1)做小老师的同学如果是成绩较好的 找到的题目能体现知识点,如果成绩薄弱的不会找题目。

2)学生讲解的题目不一定能讲清楚,比较费时。

3)难得用一次还不错,每一节课都用可能学生也会疲劳。

 

(七)张炜——《奇妙的分形图》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心动:这是什么?

2、介绍分形,发现特征

3、研究分形,了解生长 

脑动 :这怎么来的?

动脑实际上是回答怎么做”“为什么的一种智力活动。它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封闭型,即让学生对着问题自己独立进行思考,然后展示自己的各自成果进行肯定或否定,让学生有一种哦,是这样,我会了的幸福感。二为开放型,指学生针对问题大家进行讨论、研究、总结。分集体讨论研究,分组讨论研究和同桌讨论研究等多种形式,它能把学生融入到大家中去,扩宽了学生思路,激活了课堂气氛。

4探究,创造分形树
5
、新的生长,引入雪花

手动:试一试的冲动         口动:展示的欲望

6、逐步生长,探究周长
7
继续深入,探求面积

手动:即给学生写的时间和机会。

你打算怎样做这个题?问题提出,讨论激烈,再把讨论的结果板书到黑板上,进行比较、订正,确立最佳方法。

动手包括以下几步:

一为善于动手,对着问题,学生有时一时看不明白,这时必须善于作图或者进行实际操作来帮助理清思路。

二是敢于动手,有的学生害怕自己做错或者不知如何下手而不敢提笔写。这时教师就要进行循循善诱,个别辅导,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老师或同学们帮助分析指正,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路一一写出来让老师评定,对正确的地方大力表扬,对错误的地方,教师用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分析、对比,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心怯了,并且有跃跃欲试急于动手的欲望了。

 

(八)钟兴魏——作文的“导练评”体系

1、导: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头脑中的作文素材,激活储备。

如关于愤怒的材料(自身的、听到的、看到的、古今中外等等)

老师导语——创设写作文的情境

学生导语——互相交流已有的材料

2、练:在一堂课内,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材料进行写作,可以合理虚构,字数不少于400字。

3、评:抽取不同层次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展示:1)贴在后面的黑板上供观赏借鉴;2)推荐发表;3)分等级后奖励

点评:老师评,他人评,自己反评

 

(九)赵爱萍——课后的动起来

1、困惑:激发易,保持难;课堂易,课后难。

课后复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但学生并不重视,老师也难以检测,课后复习就变成了空话。

2、有效尝试:

如何做:把班级分成6—8组,每组6---7                    

做什么:依据一周讲过的内容出一套分值110的试卷

时间:周末

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记平均分,作为平时成绩

3、尝试过程:

1)第一次:每组出一份试卷

优点:组长分配任务,学生用时少

缺点: A.题目有重复      B.复习不够全面

2第二次:每人出一份

优点:A.学生能够做到全面复习     B. 题目覆盖率高

缺点:太耗时

3第三次:老师提供模板(题型和知识点范围),每人出一份

4、好处

1)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认真而全面

2)每个学生为了小组荣誉在暗暗使劲(小组成绩上墙)

3)在附加题中,学生主动拓展,相互学习,增强自信, 成绩差的同学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4)学生在探讨中,增进了友谊,浓厚了班级的学习氛围。

5、需完善之处:

如何帮助低分数的学生

 

(十)王冬梅

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1、学生实验探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课例:一个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学生实验

1)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研究实验方法和步骤;

第二步,就不懂之处询问老师或同学,或者参看老师的连接方法。

2)效果:

A.学生全部是自己看懂并且连接好的,并且在数据处理时也是自己研究出来的;

B.验课结束时,还有一组学生在研究电路故障到底出现在哪里;

C.学生说实验课感觉很有用,做一次比讲解十次都有用,对理性问题(什么是分压电路、什么是限流电路)的理解进一步增强。

2、让学生讲,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有疑难的及时提问,有想法也可以随时讲出来,营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往往这里蕴含着智慧的火花。          

课例: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连接

过程:在同学们用常规方法做完之后,有个学生突然提出还有其它方法,我立即让他到黑板板书出来,他用的是等效的方法把串联在干路上的一部分电阻分成两部分分别连入它的两个支路

效果:方法简便有效,学生惊叹他怎么能想到这种的方法,我想这种佩服会激发他越战越勇。

3、演示实验、动画课件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

课例:磁场、磁感线——做演示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过程:

1)让学生观察磁场中铁屑的分布情况,学生提出了“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

2)组织学生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有的铁屑被磁化后互相吸引到一起,结果使得有些地方时空白,但是并非此处无磁场。

效果:这些问题在以前的教学中没有学生提出,也许是过去的学生有想法没机会,也许是现在的学生养成了一种发问的习惯,总之是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脑筋动起来了。

4.学生讲解,互相交流,变换教学方式

习题教学——小老师讲解(采用学生替代老师讲解)

步骤:先让学把过程板书到黑板上,让后让学生讲解,其他学生又不懂的问题问讲解人。

效果:学生愿意听学生讲解,是他们的同伴,思路跟接近,想法也比较了解,我发现学生讲解时很详细,比我们了解学生,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需求,还可以发现学生书写表达中的错误或不规范,予以及时纠正,是件一举多赢的做法。

 

二、下阶段任务安排

1、继续积累“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2、阅读相关论文,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动起来”的效果评估)奠定理论基础。

 3、导学案中“活动词”怎样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