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体验-感悟”教学三部曲(二)
教科研室

洋泾中学  徐琳

 

二、  具体内容

1、  什么是活动。

皮亚杰说“活动一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既可以指根据兴趣所进行的机能行为,也可以指某种运动性质的外在行为”即活动有内隐的和外在的两种。传统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被动地听讲,回答教师的提问,完成布置的作业等形式,而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式的活动,教师创设一系列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课本所阐述的理论,把间接经验更好地转化为直接经验,使其真正把课本的东西转换为自身的东西。记得有一句谚语深刻地体现了活动在学生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老师告诉我,我忘记了;给我看,我记住了;让我参与,我理解了。”事实正是如此,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亲自体验课本的内涵,才能使其理解和掌握,学习才真正落到实处。

    2、  什么是体验。

    体验与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验是个体立足于客观世界,建立在感官知觉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是人类和个体认识成果的积累,具有普遍性,可传授性和间接性,就经验而言,主体与客体是分开的,可以说是“有所觉知”,是主体获得的知识。体验以经验为基础,立足于精神世界,个体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建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它通过个体的想象、移情等使经验生命化和个性化,“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就体验而言,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因此,学生只有将外在的知识和价值体系融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系之中,才能成为主体真实的自我需要。而当前德育教学中往往把学生当作“美德袋”,只是拼命地灌输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而恰恰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内在需求,造成心理体验不足,主客体脱节,流于形式的尴尬局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