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语文教师培训基地活动报道
其他

2012425日下午在洋泾中学举行了李海林语文基地的小说教学导学案设计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诚邀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带的博士生团队一起参加讨论、指导。

讨论活动分两组:高中组、初中组,均由王荣生教授所带的博士生主持。高中组讨论的文章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初中组讨论的文章是欧亨利的小说《二十年后》。

在初中组中,每位学员先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展开”两个方面对自己的导学案做简要陈述,阐明自己的教学意图和思路。按照李海林老师的理论,备课有三步骤,第一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第二根据学情再来斟酌教学内容;第三,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设计。学员们首先要做的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确定利用本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什么。鉴于欧亨利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众学员迅速的拟定出第一个学习目标:体会欧亨利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是本文的焦点。随后学员们就本文所要向学生传达的思想产生了分歧,博士引领着学员从语文性和非语文性的角度作推断。经过一番激烈辩论大家终于达成共识,本文要向学生展示的绝非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人的扭曲,更不是揭露金钱社会中友情的虚伪等等,而是当“法”与“情”相遇时人的艰难抉择,以此展现人性的复杂。这是学习的第二个目标。

学习目标确定后,学员们以学情为出发开始搭建完成学习任务的各级台阶,各级台阶中尽可能地采取搞活动的方法来内化知识。陈蓉老师首先提出:初二年级的学生社会阅历不丰富,情感认知有限,学生很难具备自主、独立的阅读体验。因此学生会跟着作者的行文思路规规矩矩的“走”到篇末,不费精力、不动脑筋的“一路同行”让学生们觉得文章中的一切情节都合情合理,丝毫不会觉察到作者为了让事情的发展水到渠成、合理化而颇费心机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针对此种学情,学员们讨论后搭设了第一级台阶:让学生自由讨论,寻找文中前后照应的语句,这样的语句即是伏笔。通过找、发现伏笔,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学生们才能够悟到:情节中一切的自然而然都源于作者的精心安排,是作者的刻意、精心才形成了似乎是运命使然的“情理之中”。

当然没有自我体验的阅读,不但让学生难以发现小说情节安排上的“情理之中”,更无法发现跳出人情常态的东西,那么“意料之外”就成了教学的难点。针对此种情况学员们并行设计了四种活动来反复审视人物,力争让学生更准确、深刻地把握两个主人公――鲍勃、吉米的性格特征。学生在剖析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逐渐明朗的过程中就会意识到:事件在情理之中娓娓道来的同时却是如出乎意料。就此种学情,卜黎芸老师大胆的提出让学生写通缉令的写作活动设想,提议一出立时得到了其余学员的一致赞同。这种写作活动定是学生从未经历的,势必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热情的驱使下,学生会反复阅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人物信息。至关重要的是,写通缉令时学生会从外之内,从外貌到性格全面刻画小说主人公之一鲍勃。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更是领会文章、体悟情感,解决一切学习任务的基础。第二项活动是为小说中笔墨较少的杰克补写心理活动。此举目的是合理揣测人物的所思所想,走入人物的心灵,深层次的解读小说另一重要人物——吉米。第三项活动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为了读出情感自然会细心揣摩人物言语时的心理和性格,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吉米和鲍勃的了解。

在人物分析过程中初中二年级学生对外貌、语言的信息关注较多,容易忽略笔墨不多却传神的人物动作、神态。针对学生品味人物形象关注点的不足,陈蓉老师又设计小说改成剧本的活动。激发兴趣自不必说,剧本中动作、表情的舞台说明会让学生克服先前所提到的品读弊端,从方方面面加强学生对人物的认识。于是吉米的所作所为必定是一种不假思索的正常行为,皆在情理之中。而具有另外一种性格的鲍勃的行为以及结局必定也让人觉得始料不及。如此,欧亨利小说的艺术特色“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就随着人物性格的明朗迎刃而解,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消化”了。性格迥异的两个人,丝丝缕缕的牵连,即让人料想得出,又让人无法预料得到,种种昭示给学生的就是人性的复杂。到此为止“人性的复杂”、“意料之外”这两个教学目标不攻自破。

通过两个小时的自主讨论,初中组学员设计了新颖多样的课堂活动,化解了全部教学目标。最后两组学员汇报交流了讨论的过程和成果,形成了小说教学的导学案思路。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让每位学员获得了经验,受益无穷。

                                       初中赵霞供稿(江镇中学)

 

2012425下午在洋泾中学举行了本学期李海林语文教师基地的第六次活动。活动内容是与上师大、华师大博士生团队共同备课。本次共同备课的文体类型是小说。高中备课篇目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初中备课篇目是欧亨利的《二十年后》。

像往常共同备课一样,高初中基地学员分别在不同的会议室进行共同备课,然后会合,汇报各自的备课收获和成果。博士生高晶、步进,于龙、袁彬分别参与高中组和初中组的共同备课。

高中组共同备课活动由博士生高晶主持。共同备课活动的进程在两位博士生的引导下层层推进。大家先研究了各位学员导学案设计的作业,在此基础上,部分学员谈了自己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存在的困惑。针对学员们的导学案设计,两位博士生引导学员们思考以下问题:

备课要基于学生学情的分析。博士生步进出示了在浙江宁波中学的150份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学生对这篇小说基本能够读懂。那么,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比学生已经懂得的更深一层,这样教学才有价值。

备课要基于文本特点。这是一篇小说,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是对话。对话有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有两个,“老人”和“我”。“我”不能忽视。从对话来看,在当时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我”为什么问“老人”“你从哪儿来”?“我”的问题多是与战争无关的,像是闲聊一样。对话暗示心理。“老人”的心理显,“我”的心理隐。“我”的心理不是通过对话,而是通过暗示来表现的。“我”一点点问“老人”感兴趣的话题,采取引起“老人”生的希望的方式,激发“老人”温暖的回忆。“我”对“老人”的救助充满尊重,“我”采取维护老人人格尊严的方式,希望他能够到桥那边去,选择一条生路。从“我”的角度,更体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在对《桥边的老人》进行解读时,两位博士生引导学员们使用以下方法:

1.素读法,即抛开所有资料进行独立阅读,独立阅读之后问自己阅读的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2.注重大的文类。了解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代小说,要关注当时小说的特点是什么,应该从大类下选择文本解读方式。美国现代小说不是浪漫主义的象征,不用考虑“猫”、“桥”象征什么。当时的小说的特点是主观的真实,客观的呈现,不讲究象征。

3.解读文本可以借鉴孙绍振使用的还原法,也就是说生活原本是怎样的,而文本的叙述和描写不是原本的样子。经过对比,来抽出其中关键的东西。对文本进行还原式的解读,有助于我们进入文本细部。

在共同备课中,学员们与两位博士生积极互动,学员们不断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质疑,博士生不断引入新鲜的学术成果和合宜的研究方法。在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中,共同备课活动一步步推进,讨论成果一点点形成,学员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次共同备课,学员们在以往对散文教学内容、文言文教学内容、新诗教学内容的确定的基础上,再次尝试了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过程。学员们认为,共同备课使学员们打开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学习了方法,也点燃了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为学员们平时高质量备课提供了范式,学员们的收获是非常实在的。学员们非常喜欢共同备课这样的基地活动方式,一次次的共同备课将是学员们下一步深度阅读专业书籍,进一步进行教学研究的起点。

                                  高中孙丽杰供稿(东昌中学)

 

 

照片 044.jpg

 

照片 048.jpg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