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论三句教育口号
教科研室

论“三句教育口号”

 

——摘自 胡锋吉《学校教育责任论》

教育发展研究,20136月刊

 

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教育口号在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经常可见单纯从激励学校提升办学品质方面来理解,这句教育口号无可厚非如果从深层次进行分析,从学校教育责任的视角来看,这句教育口号的实质是否定教育的整体性,忽视学生社会和家庭在保护儿童和发展儿童方面的共同责任,试图让学校独自承担保护儿童和发展儿童方面的责任只有当学校家庭社会都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协调统一儿童的成长环境,形成一致的教育影响,教育合力的作用才能较好发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教育口号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学校分内应该做的事情,也导致了人们对学校的过度依赖有学者批评了这种依赖心态:所谓学校依赖,就是社会家庭将学生发展培养的重任完全交付给学校,认为学校足可以挑起这一重任。”这种过度依赖不但无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反而成为影响学校发挥其正常功能的阻力

 

有句教育口号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甚为一些教师和教育机构所推崇。但是在细细品读这句口号的意蕴时,起码“为了学生一切”是有逻辑和实践的问题的,依然将学校视作是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通过扩充学校教育职责和内容的方式,而不是通过终身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学校教育的有限性。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首先,教育目标是无限的,而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是有限的,学校教学和生活不可能完全达成理论上无限的目标。经常可以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应为……学生设……课程”的呼声,把一些连成年人也不懂甚至是专家正在研究的学科硬强加给学校。这就把学校教育应该达成的目标等同于学校能力。其次,知识是无限的,而课程是有限的,学校的有限课程不可能传授社会所需要的无限知识。传统上,学校教育以正式课程作为教育内容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这种课程一般以学科知识为主,依照学科逻辑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严密地组织起来。学校教育内容是要经过筛选和严密组织的,并非所有生活内容都必须进入学校教育。第三,儿童的发展需求是无限的,而学程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内满足如此数量众多、年龄各异和需求不同的儿童发展需求。更何况有些需求可能是不正当的,儿童在生活环境中也可能形成一些既无益于个人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社会正常需要的需求。这些需求是要通过教育来预防和禁止的,是要抑制而绝不能满足的。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强调某些知识、教育目标以及发展需求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课程、学校能力以及儿童学习时间的有限性。

 

有句本属教师自我激励的教育口号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本意是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许多人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专业性的体现,以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这句教育口号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首先是取消儿童自身的主体性。学校教育虽然在学生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能够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但是学生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教育过程的重要主体。其次是赋予教师超越其能力的责任。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极具个性的富有独特生命意义的儿童,教师在儿童发展中起着引导的作用,扮演着“指导者”、“管理者”的角色,而不是万能的“包办者”。当责任承担强度要求超过学校限度时,学校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无法有效承担教育责任,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只能趋利避害,迎合社会要求。而公众也会觉得,学校和教师无法满足如此严格的责任要求,从而陷入对教育悲观失望的境地。同时,由于一方面学校分内之事和积极的助长义务变得越来越宽泛,另一方面学校承担重大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学校因此会陷入做不完、担不起的责任困境。相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难以评估,学生伤害事件的影响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保护儿童和发展儿童两方面的责任要求中,社会更难以容忍儿童受到伤害。传统上,学校不会因为教学水平低下而受到法律追究,却会因为学生伤害事件而遭到责难。当前,甚至出现不论这种伤害是由于学校的过失还是意外的事故,学校、教师都会受到惩罚的现象。在这种过重的无伤害责任后果承担要求超过发展儿童身心责任后果承担要求的情况下,教师必然产生分化。一些教师为避免严厉惩罚,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会选择无伤害责任后果承担的优先,他们的行为显得现实而无奈。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学校面临的儿童安全压力过大而出现取消春游、秋游等学生外出活动,甚至取消室外体育活动的现象。发展儿童是学校专业性的体现,是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在伤害事件后果责任承担的压力远远超过发展儿童的责任压力时,无论我们如何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也无法改变学校和教师将精力放在儿童不受伤害的现实考量上。由此,学校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本体功能逐渐弱化,最后学校退化为某种类似儿童托管的机构。

 

要让学校和教师有效地承担教育责任,社会应该为学校教育创设一种理解、宽容、合作的建设性环境,让学校为客观上要求、主观上有能力、而且应当选择的行为负责,为教育教学行为上的明显过失承担后果责任,对于客观上无要求、主观上无能力的行为更多地予以理解和宽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