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化学实验 (刊载于文汇报 2014年2月20日第11版笔会)
校长办公室

一次难忘的化学实验.jpg

  1947年秋,我入学洋泾中学,这可是当时浦东地区唯一一所既设有高中部又招寄宿生的市立中学。但这所学校教学设施非常简陋,整个学校就那么一幢朝东石库门回廊式二层楼房,与俞家庙毗邻。我们入学时教室不够,刚平整了东南一处荒冢地临时搭建了三间木板房,比1946年入学,借俞家庙厢房上课,与钟磬声相伴的学长,情形要好些,算是有了自己清静的教室。
  办学条件虽差,但师资不弱,许多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不少系名牌大学毕业,还有据说和严济慈(物理学家,曾任中科院副院长)同在法国亲炙居里夫人的留学生。诸多老师中,马问青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马老师教初二化学。这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当时学校连一根试管都没有,遑论其他实验设备和材料,但马老师还是巧妙地为我们做了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实验。
  那天一上课,她将第一排的八位同学分成AB两组,大家都伸出右手,她用小勺在A组同学手心里舀放一点白色晶体,在B组同学手心里舀放另一种白色粉末,让A-B组同学紧握双手并使劲搓,然后要他们各自闻一下手心的味道,并要他们将这味道迅速传到最后一排。随后她问我们闻到什么味道,我们异口同声说:臭!接着她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氨字,告诉我们这就是它的味道,A组同学手心里的晶粒是氯化铵(NH4Cl)B组同学手心里的粉末是熟石灰[Ca(OH)2],他们握手搓热的过程完成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这就是实验室获得氨的方法。
  解放初,鉴于许多中学办学条件简陋,市教育局在复兴中学、四川北路——虬江路、第二医学院三处分别设立了生物、化学、物理实验站,安排那些没有实验设备的学校的学生在那里做实验。我读高二时曾每周一个下午去做过系统的化学实验,读大一时又做过不少化学实验,条件当然好得多。指导老师也很严,要求我们预习实验指导书,关于实验内容、目的、所用仪器名称及用法、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往往要当场提问学生,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填写实验报告,经审阅及检视现场后方可离去。
  六十多年过去了,悠悠岁月早已将这些实验稀释得了无痕迹,唯独马老师那次原始的实验却至今记忆犹新。可能是她留下的不只是知识诱导,更是一种精神感召。记得作家汪曾祺在某篇散文里提到,凡作物,根总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让幼芽健壮成长。其实,天下父母和许多优秀教师何尝不都是这种情怀。
  马老师身材瘦小,后来知道她是浦东地区中小学地下党支部负责人,建国后调上海制皂厂任厂长、总工程师。1966年后供职高教部。不幸,1976年竟溘然离世,未逮耳顺,惜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