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中学今向新闻媒体公布一张新发现的抗战历史照片
语文教研组

图1为抗战爆发时洋泾中学与上海部分市立中学的集中地:通惠小学,解放后成为卢湾名校马当路小学,今已拆迁建设“新天地”。.jpg

 

 

时值“一·二八事变”83周年,我校特向媒体公布一张抗战时期洋泾中学与上海部分市立中学迁址租界后临时集中办学的校舍照片,其间演绎的爱国救亡事迹,可歌可泣。

这是一张拍摄于当时卢湾区境内的通惠小学的校舍照片。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洋泾中学与部分市立中学陆续搬迁到了通惠小学继续上课。通惠小学在解放后改名为马当路小学,学校的旧址如今也早已拆迁建设了“新天地”。虽然学校迁址卢湾区租界是在1937年的事情,但自从淞沪战役以后,洋中师生的抗战热情就不断高涨。比如,在“一·二八事变”后,樊翔老师踊跃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多次冒着敌人的炮火,护送军粮到南翔火车站附近的十九路军兵站;又比如,19321937年间,在洋泾中学任音乐教师的陈歌辛老师,不仅为爱国影片《自由魂》谱写了他的电影音乐处女作,还与著名剧作家吴晓邦合作创作排演了我国首部系列抗日爱国舞剧《罂粟花》、《丑表功》、《传递情报者》和《春之消息》。洋泾中学1936级校友顾华(又名顾彭年)回忆起陈歌辛老师的音乐课时说:“一·二八硝烟燃起后,音乐教材中就有了抗战主题,抗日救亡的歌声常常回荡在音乐课上。”

“一·二八事变”不仅永载中国近代史册,而且也是洋泾中学校史的一个转折点。自那以后,面对日寇铁蹄的步步紧逼,国家存亡关头的洋中师生们也面临抉择:如果学校关闭,那么浦东学子上学怎么办?如果依然办“市立”中学,就意味给伪政府、给侵略者当汉奸,那是耻辱。到了1937年秋,洋泾中学随同上海的部分市立学校集中在黄炎培先生创办的卢湾马浪路(今马当路217号)通惠小学校园过渡,其间洋泾中学设三个班级,由孔令榖(字君诒,孔子76代孙,书法家)、高克继(国民党员、南汇教育的先驱之一,其母亲在日军北蔡屠杀中遇难)维持办学。然后洋泾中学与其他市立中学一起,分别化名为“私立”学校,进入租界,坚持教学。其时,洋泾中学的化名是“私立江东初级中学”。日伪为了控制上海大中学校和青年学生,强迫各校向伪上海市政督办登记。洋中师生随即开展了护校运动,拒绝登记,抵制奴化教育。汇聚在通惠小学里的学校先后登报申明:“本着国家教育宗旨办事,始终不渝”,给了日伪组织严重的打击。

        走进洋泾中学校史馆——这幢抗战胜利、洋中复校之际建造的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可以在二楼阳台上见到一口青铜校钟。这口辗转租界、见证抗战烽火课堂的校钟,至今仍敲响在校园里。

【1月28日《新民晚报》、新民网、浦东电视台《浦东新闻》和1月29日上海电视台早新闻将作报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