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民族精神之根 立爱国主义之魂——高一年级绍兴社会考察报道
学生工作处

撰稿人:高一(4)班 曹仟仟

绍兴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素有水乡、桥乡、酒香、书法之乡、戏曲之乡的美誉。

326日,微风不噪,春意融融,出行的绝佳天气,高一年级近500名师生出发前往浙江绍兴,进行为期2天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经过近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同学们第一站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核心区含有大量与鲁迅及鲁迅文化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声名远播。此外,曾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塔子桥、土谷祠、长庆寺、恒济当铺等,都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的居住地和他的生平事迹,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在了同学们眼前,使大家一饱眼福。

 IMG_5554_副本.jpg

在鲁迅雕像前拍过集体照后,同学们各自散开自由参观。整个下午,同学们感受着绍兴古城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历史气息。踏着仓桥直街的石板路,徜徉于时尚与古朴相融合的气氛之中,穿行于河道两旁大多建于清末民初的民居中,同学们体会着绍兴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流连于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的沈园,走近这座经历如此岁月沧桑、至今仍得以流芳的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对于那一则千年不老的爱情故事,诗人陆游那一首催人泪下的《钗头凤》,同学们感慨万千。循着深巷,同学们又来到了书圣王羲之的故里。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景点,总是高高在上得伫立在闹市之中,沾染了太多的市井味儿。寻幽防巷,王羲之故里竟隐没在民宅之中。每一处古迹似乎带着千年时光的厚重尘埃,又似乎与周围的居民一样熟悉亲切。这使得同学们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短暂而充实的下午过去,第一天的参观也就告一段落。不舍与期待,酿就了同学们在绍兴的一夜好梦。

 20150327_115624_副本.jpg

327日,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但这并未浇熄同学们的兴致。上午的目的地是大禹陵——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开国圣君的葬地。景区内在蒙蒙水晕中益发宁静、庄严。景区两边碧水绿树,映衬着会稽山,处处散发出古朴典雅的韵味。隆重庄严的参观仪式之后,同学们纷纷结伴游览牌坊、禹陵、禹祠、禹庙、禹穴、咸若亭、大禹陵碑廊。站在山脚,面对雨雾中的大禹雕像,同学们崇敬其治水精神,缅怀其伟大功德。

20150327_084002_副本.jpg 

下午同学们驱车来到了兰亭,这也是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让兰亭尽享万世盛名。当年,王羲之邀约41位文人雅士在此曲水流觞,汇诗成集。一路信步而行,同学们品味着鹅池、墨池之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美。

20150327_120824_副本.jpg

两天的考察很快就结束了,在依依不舍中同学们挥别绍兴这座美丽的城市。绍兴之美在于文化倾人,在于山水迷人,在于风情醉人。绍兴,永远有看不尽的风景,讲不完的故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