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2)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会报道
学生工作处

班主任:陈钦克

撰稿人:潘雨杰

正值“两会”召开之际,我班举行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深刻了解其中的内涵。为此,团支书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了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

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再到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支书一步步引领着同学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的PPT、有趣的互动游戏、最近的一些感人的小故事更加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二十四个字的理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不用深奥的概念,没有枯燥的文字,同学们就在这样一节普普通通的班会课上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形象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故事深入同学们的心里,并在那一颗颗富有生机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最后,班主任陈钦克老师对班会作了简短的点评,并要求同学们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为自己的未来和国家的富强做出应有的努力。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需要我们所有中华儿女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创造一个社会主义新国家。

 无标题.jpg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