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高一(10)班任涵冰
学农社会实践,似乎就是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在来之前,就已经被学长学姐们吓唬了很多遍。大多数同学都未到过农村,虽知前路艰辛,但是仍充满期待。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同学们顺利抵达位于崇明的前进远卓教育培训基地。教官先简单地带着大家熟悉了一下环境,全年级同学便齐聚大礼堂进行入营仪式。仪式上,校长、学生代表等多人发表了演讲,并宣布了小干部名单。

午休时间,教官来到各个寝室教大家如何整理内务。面对简陋的设施,严苛的要求,同学们都叫苦不迭。
一到下午,劳动的热情便击退了同学们的怨言。以班级为单位比赛摘黄豆,规定时间内,总质量大者为胜。男生们一马当先冲进田间拔黄豆,再送到后方让女生剥黄豆荚。整整一下午,大家伙都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次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
在这里,同学们要接受军事化管理。就餐纪律必须明确。第一天来到基地,教官们非常耐心地指导大家在餐厅应如何表现。

第一天的晚上,都用来强调基地的规章制度和评分标准了。大家也都用心记下。浴室、洗手间的环境都没有想象中的差,同学们在熄灯号响起后都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在晨训和早饭过后,几乎一整天都在拔草,耕地。对于从未见过的“犁”,同学们都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女生站在一旁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男生跟着节奏在田间拉犁,甚是辛苦。

在劳累的一天中,同学们认为最有意义的,便是中午自己动手做的这一顿饭。食材大多是半成品,只需加热便可食用。但需要自己生火,这对于没有太多生活经验的同学们来说就有一定难度了。

组内的男生蹲在灶旁不停地扇风,女生掌勺做饭。最后一个菜出锅时,第一道菜都已经凉了,但大家都吃的很满足,说是几顿饭以来最好吃的一顿。
第三天一早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活动不得不转移到室内。上午我们学习了如何编草绳,挑扁担。还运用新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物,装饰模特,以班级为单位上台对本班的作品进行介绍。各班的创意层出不穷,台上的表演也十分精彩,博得满堂喝彩。

下午,全年级同学齐聚食堂,进行了基础农业知识的学习和竞赛。老师耐心讲解,同学们认真听讲,整个过程氛围良好,同学们也收获颇丰。
学农的第四天,我们离开基地,来到附近的新农村:仙桥村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近20分钟的步行,同学们来到了目的地。在这里,分成小组自由活动来完成自己设定的课题。村中的果园,树林的新管理形式都让人大开眼界。村民热情而朴实,使同学们的采访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下午,各班之间再次进行比赛,将上次采摘的黄豆荚剥开。 放了三天,外壳都没有水分了,变得又干又硬,剥起来很麻烦,但为了能给班级加分,同学们都很尽力。

晚饭,吃的是我们自己包的馄饨,不会包馄饨的同学不多,旁边的人都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教学。尽管如此,美味的馄饨中仍混有破皮的,没有馅的,甚至是“皮中皮”。但同学们抱怨归抱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摘下的果实最甜”!
最后一天的上午,我们进行了拔河比赛。经过四天的磨合,班内同学们变得越来越默契,团结的更加紧密了。这时候举行拔河比赛,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以为,最重要的就是实力了。每个班都精心挑选出八男八女作为代表出战,比赛采用淘汰制一局定胜负。

不过成绩如何,获得名次与否,大家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更近了,我们真的是,一家人了,这还不够吗?
结营仪式上,副排长归还排旗,副校长对我们五天的学农生活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并为我们颁发了奖项。
每个班级都有做得最出彩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切记不可放弃不怕苦不怕累的学农精神!

终于要离开了,竟有些不舍。同学们纷纷和自己的教官合影留念。
汽车缓缓驶离前进远卓教育培训基地,我们把美好的回忆留着了这里,但不忘带走这五天来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