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一年级组供稿
撰稿人:高一(7)班陶静蕾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绍兴以期人文景观丰富,水乡风景秀丽,风土人情诱人而著称于世。
2017年3月24日,洋泾中学高一年级约500师生,迎着朦胧细雨,融融春风,驱车前往浙江绍兴市,进行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历时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时已临近饭点,于稽山酒店内享用午餐。饭桌上自是不少绍兴特产:臭豆腐和梅干菜。

绍兴市人杰地灵,是鲁迅,周恩来,秋瑾,王羲之等名人的故乡。昔有毛泽东“鉴湖越台名士乡”的赞语,今有洋泾学子寻访古迹的身影。酒足饭饱的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鲁迅故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乡的社戏,在这里我们随处可见鲁迅文化中的故乡情结。

接下来,同学们便分散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组的考察任务,于是顿时在绍兴市的马路上,巷子里,遍到处都是我们洋子的身影。由“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而得名的八字桥,有衬着白墙黑瓦的雕花窗棂点缀的秋瑾故居,小巷深处与都市相隔绝的青藤书屋,因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而闻名的沈园,爬着湿苔藓的青石板铺就的仓桥直街,还有傍晚时华灯初上的稽山园……行走在绍兴这座现代与历史并存,时尚与历史融合的都市,虽然只有短短一个下午,同学们也依旧收获了一段万分美好的回忆,那每一处荡涤过历史尘埃的古建筑看上去是那样陌生而又可亲啊!

还有过程中的小浪漫,小惊喜。随着夜幕的降临,在绍兴的第一天也就落下了帷幕,满怀着期待的心情,同学们进入了一夜好梦,世界晚安!

3月24日,雨,然而同学们却依旧兴致高昂,迫不及待的向往着大禹陵。
禹的忘我精神,成就了中华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关于禹的遗址,这些遗址,都说明了人们对这位上古时期治水英雄的怀念和尊敬。大禹陵,是一处合陵,祠,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建筑美,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神圣的大禹陵,我校就“树民族精神之根,立爱国主义之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意在呼吁同学们传扬自我奉献的民族优良传统,发扬自我创新精神,铭记历史责任感,心中永怀中国梦。国人,大写的人,骨子里扎的是华夏儿女的根,血液里淌的是中华民族的魂!细雨中,在校旗与国旗的注视下,校领导激昂慷慨的演讲飘扬在大禹陵的上空,久久回荡于同学们的心里!

告别大禹陵,前往绍兴之游的末站,兰亭景区。
历史上,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现兰亭是嘉靖年间郡守沈启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优,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烟雨中,同学们流连在王羲之父子合璧所题的鹅池前,忘我在康熙御笔所书的兰亭碑亭里,沉醉在《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曲水流觞旁,深陷于书法博物馆中久久不能自拔……

两天的考察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将挥别这座美丽的绍兴市,而绍兴那动人的景,迷人的情却将永远刻录在同学们的心中,绍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