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四)
网络中心

中学生网络安全规范

 

    网络以及各个网站为网友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中学生在网络中找到了知心的朋友,获取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解决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但网络毕竟是不见面的交流,网络超越了时空的障碍,边际模糊,而且网友形形色色,很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虚幻的感觉,网络交友极易被误导,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令人担忧。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网友方面,无论是相关网络服务商、还是家长、学校、社会都应承担起这方面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中学生上网安全守则:

(1)虽然网络扩大了中学生的交际面,使用方便,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天南海北的网友,但中学生要注意区分网络与现实的区别,避免过分沉迷于网络。

(2)不要在你不信任的网站上留下任何你的真实信息,或者把这些信息透露给网友。这里的真实信息指的是姓名、年龄,特别是住址以及就读学校地址、班级。

(3)正如有人利用电子邮件传播不良信息一样,同样会有少数人利用聊天工具以及网站上的BBS散播一些无聊的、有害的公众信息以达到其个人非法目的。中学生在网络活动中应守法自律,不要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4)网络里也会有极少数有不良意识的网友或违法分子,中学生应谨慎防范。学生在填写个人资料时,注意加强个人保护意识,以免不良分子对个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骚扰。未满18岁的青少年上网,监护人要多加关心、指导和监督。

(5)中学生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和网友直接会面或参与各种联谊活动,以免为不法分子所乘,危及自身安全。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和其他网友一样对类似的不法行为感到愤慨和忧虑,我们会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护中学生网友的利益:一方面提请大家保护重要资料,在软件中提供各种选择方案供用户保护资料;另一方面会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加强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此外,对于利用网络从事严重的违法行为的,我们应该尽力配合公安部门,将不法分子绳之于法。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关闭窗口